谢思宜想不出是谁会直接登门要见她。便是亲如姊妹的陈喻宁,从前二人相见时,也都会互送帖子,约好时间后再登门。
梵音很快走了出去,见到那门口的小丫鬟后,便问道:“来者是谁,可报了家门?”
小丫鬟摇头:“那人没说姓名,只说认识咱家夫人。”
“那她是男是女,年纪长相如何?”梵音又问。
小丫鬟回忆着,道:“是个老妪,头发半白,约莫知命之年。”
梵音听着,脑袋更是迷糊。
她自小跟着姑娘,姑娘认识的她基本也都认识。
可这般年岁的老妪,就只有谢府的老夫人和其身边的严嬷嬷。
且不说这二人不会这般轻易登门,便是有事要寻姑娘,也会拿着谢府的凭证上门。
“你再想想,这老人家身上或者长相上可有什么特殊的。”梵音继续引导着。
毕竟若是能弄清楚对方身份,姑娘便也能很快决定见不见那人。
让她前去辨认招待也并非不可,梵音怕就怕是那人身份不一般,自己过去见到后,再将人迎到这里来,难免有些怠慢了。
小丫鬟轻轻拍着自己脑袋,再度回忆起之前所见到的。
稍许,她惊喜地说着:“奴婢想起来了,梵音姐姐,那老妪的左边眉毛下有一颗不大不小的痣!”
她话音刚落,梵音便想什么都起来了。
眉毛下有痣的知命之年的老妇人,这不就是——
“竹儿,那老妪现在被安置在何处?”梵音连忙问道。
“后门的婆子们怕那老妪是夫人的贵客,不敢怠慢,便将人好好安置在了后门堂屋。”竹儿答着。
梵音听见后,心里稍微安心一些。
燕国公府的人还是有分寸的,安置在堂屋休息不算怠慢。
这样想着,梵音又把手中的食盒递给竹儿,吩咐道:“竹儿,你将这食盒送到慧照堂去,说是云州的荞饼,夫人送去让老夫人尝个新鲜。”
竹儿应是,很快便往外去。
梵音也不耽搁,推门进屋。
等见到谢思宜后,忙同她说明了来者的身份。
“姑娘,来寻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