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长,不知是何事?”三叔公杨剑黑很是期待地问道。
“如今咱们村里的日子,比以往算是好过了不少。”杨九狼缓缓开口:
“家家户户也都有了进项。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咱们大人这一辈,大多是睁眼瞎,斗大的字不识一个。但咱们的下一辈,总不能也这样稀里糊涂地过一辈子。”
“族长的意思是要办学堂?”杨坚试探地问道。
“正是此意。”杨九狼点头:
“我想着,在咱们村里建一所私塾,请些有学问的夫子回来,教导村里的孩子们识字、算数,学些做人的道理。
如此一来,孩子们白天也有了去处,不至于到处野跑,大人们也能安心在作坊上工。”
此言一出,祠堂内顿时安静,大家陷入暂时的思考。
“办学堂,这可是大好事。”杨坚率先出来支持:
“如今作坊里记账、盘点,都缺识字的人手。若是村里的娃娃们能学些本事,将来也能派上大用场。”
杨坚这番话,说到了点子上。
作坊的规模越来越大,每日的进出账目、物料盘点,单靠他跟几个略通文墨的族人,已经有些捉襟见肘。
若是新人不识字,连看懂标签、清点数目都费劲,更别提培养成管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