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坚信朝廷会出兵救援,分兵据守的关羽、陈登、臧霸这些人则相信刘备。
其实战争进行到这一步,袁术也不急,已将徐州各种机动兵力分割、困束并拖住。
等到徐州冬小麦、夏粮收割时,自然会落到前线军队手中。
整个袁军就食于徐州,就算退兵,留下一个满目疮痍的徐州,那刘备也就废了。
徐州人吃了这么大的亏,还会不会继续支持刘备?
为了就近收割彭城、下邳近郊的军屯粮食,目前袁军也只是进行堰坝堆砌工作,还没有正式开始蓄水。
收了城郊夏粮后,才会正式合坝断水。
速战攻陷徐州,能成固然最好;即便不能成,也能解决十几万军队的夏粮问题。
夏粮收到军营里,盛夏酷暑难挡,双方谁也打不了仗。
真正的决战,就在于秋季。
拖到秋季,水攻迫降徐州,回师陈国与赵基、吕布决战。
只有这场决战胜败,才决定着下一步到底要不要正式称帝。
当然了,如果能抓到汉室天子,到时候不管是摄政,还是禅让,又或者二帝并立,都随袁术高兴,他想怎么弄都成。
如杨俊预料的那样,袁术为了减少阻力,已经开始向袁绍、赵基派遣使者。
他希望袁绍北面称孤,双方以黄河为界;而赵基这里,则是以函谷为界,东西分裂疆土。
袁术是个痛快人,他的意思很简单,效仿项羽关中封诸将为王,大家先动手分了地盘,免得再被朝廷指手画脚。
就算未来决出胜负,肉也烂在目前这个瓜分者联盟里。
就连公孙瓒、刘表,也在袁术的拉拢范围里,许以燕王、楚王之尊号。
反正袁术只是称号建制,册立公卿百官;他又没有正式称帝,如果瓜分者联盟得以成功组建,他自称东王、齐王、徐王什么都可以。
称呼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要促成瓜分者联盟。
拆掉朝廷,大家放开手脚来打。
就在袁术推动瓜分者联盟之际,江东瓜农的孙子、乌程侯、破虏将军、泰山郡守孙策已有些迫不及待。
可他还在忍耐,备受煎熬。
作为军事统帅,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