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煨那里有足够的储粮,具体有多少,赵基需要亲自过目。
军队再次分队开拔,效率可比当时东迁的朝廷队伍快了何止十倍。
四月底时,赵基抵达潼关。
这段时间里,后续抵近三辅的五千车骑化的虎步军、十五个营的五部营早已进入弘农将近半月时间。
半个月的时间里,他们与段煨的铺路军队重修函谷道,设立沿途营寨。
以转递的方式,一站站向雒都转运粮食。
陆运转输的粮食并不多,只占整体的三分之一,不足二十万石。
其他粮食都是陆运过陕津三门峡后,改为船运,顺流而下运往雒都。
四五月间正好是黄河枯水期,桓帝时期开凿河道坠入河道的暗礁都已露出水面。
从上游往下运输粮食,可以轻易规避这些礁石,效率与安全大增。
赵基率领各军抵达潼关时,第一批走汾水运来的军服、旗帜已经抵达。
护国军算是临时编制,采用百人队、千人队编制,作战时灵活搭配。
具体怎么搭配,分配权掌握在赵基手里,以此消磨关中旧将对军队的影响力。
全军分发崭新军服,这对野惯了的关中各军而言是一种久违的熟悉感。
越是京营禁军服役资历深厚的军士,此刻感触越是深厚。
不止是军服鞋袜,全军向关东开拔之际,各队领取军服鞋袜后要沐浴洗澡,寓意为洗去旧尘。
同时,两支敢死千人队进行更为深入的卫生改造,自高阳龙、李应以下,全军剃发。
赵基亲自监督,看着这些敢死军士相互剃发,就连胡须也都剃干净。
只有把须发剃干净,才能让这两支敢死千人队具有独特、鲜明的识别特征。
好在选入敢死队的罪兵早已丧失了人权,周围军队不会有人同情他们。
在这个汉化匈奴都开始蓄发、束发的时代里,敢死兵对剃发也很是抗拒。
为了减少阻力和不必要的损失,接受剃发的人,一概赠一级功勋……算是把旧日的自己杀死,然后获取崭新的生命。
形势压迫之下,高阳龙这个赵基的亲信也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