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既好了,便起来动动筋骨,整日窝在床榻上,像什么样子!”妇人见姚如意已能坐起身来,眼中闪过一丝厌憎,没好气儿道,“别总摆出一副哭丧脸,活像全天下人都该欠你的似的!你若能早些立起来,何至这般田地?罢了!我与你这榆木疙瘩说这些作甚,白费口舌。听好了,我连着伺候你爷孙半月已是仁至义尽,今日我便家去了,你自求多福吧!”
眼前妇人正是原主的堂婶伍氏,这些日子贴身照顾姚如意和姚启钊的也是她。这人也是怪得很,嘴上恨她恶她,没一句好话,但姚如意和姚爷爷卧床多日仍周身清爽,可见她照料得又很精心仔细。
这会子撩下话,见姚如意只是沉默,她冷哼一声便摔门而去了。
听着远去的脚步声还有院门被人开启又关上的声响,姚如意深深呼出一口气,那伍氏话虽难听,但说得也不错,如今她是该好生筹谋筹谋往后日子该怎么过了。
她回身在床边找到了一双绣鞋穿上,又在床尾找到一套家常穿的衣裳,凭本能笨手笨脚地穿上。
姚家不大富裕,不,应当说精穷。原主的衣料都是最普通的细棉布,她今日穿的便是一身半旧的水葱绿绣梅花对襟窄袖棉褙子,下头系一条青色襦裙,梳个简单的双环髻,便算收拾好了。
这本书的故事背景设置在一个漏洞百出并不严谨的宋朝,作者可能写的时候查资料查昏头又或是不大聪明,所以也杂糅了些其他朝代的规制与风俗。
不过么……姚如意有些尴尬地挠挠头,她其实分辨不大出来,她因身体不好,从初中开始,学便上得断断续续,这算她最大的遗憾了。这也导致她所有关于历史的常识都来自于和外婆一起看过的各类古装电视剧,或是生病后用来打发时间的网文小说,实在难以作为此生的生活依据。
她推门出去,便望见一个窄长形的小院子,小得一览无余:大概只比成年人更高半个头的砖石墙围了四间半的房,一字形出前廊,人字形的灰瓦顶已有些破旧,地上铺的水磨青石板,已满是裂隙。
围墙是砖石堆砌的,缝隙里都生了不少绿苔和杂草,显然没人得空去收拾。东边墙下有一口很小很矮的圆井,井口盖着圆木盖子,上头压了只拴着粗麻绳的木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