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鸿还有些迟疑。
“可我们明明知道会决堤,早点预告,不是可以救更多的人,挽救更多的财产损失?”
宋侍郎叹了口气,拍了拍赵鸿的肩膀。
“贤婿啊,我懂你,我在你这个年纪,也是一心想着读了多年圣贤书,总是想建功立业的。
可是你出去试试,随便找几个百姓,告诉他们过几日会决堤,让他们拖家带口地离开,你看他们信不信你?”
“他们不但不会信,可能还会骂你神经病!所以真想建功立业,首先我们得坐到一定的位置。
唯有话语权掌握在我们手里的时候,我们说了才算的时候,才能做成一些事。”
宋侍郎语重心长道。
赵鸿想了想,觉得岳父所言并非没有道理。
他出身寒门,一路走来十分艰难,若没有宋慧帮着出谋划策,他很难短短几年就升为京官。
“那就按岳父和夫人的意思来安排。”
宋侍郎迫不及待地搓搓手。
“我这就去写一份奏折给陛下,请求去寺庙苦修。”
“小婿为岳父研磨。”
宋侍郎提起笔,又转头看看宋慧,神色有一瞬间的迟疑。
“慧儿,决堤的事你有多少把握?”
宋慧一脸笃定。
“十成十的把握,赤县一定会决堤的,父亲相信我。”
宋侍郎下定决心。
“好,为父信你。”
翁婿来在书房商量奏折以及细节计划,宋慧拉了章氏回内院说话。
“娘你手里还能拿出来多少银钱?”
章氏还沉浸在刚才听到的决堤的震惊中,下意识道:“手里能用的现银也就一万两吧。”
“铺子里的资金都挪出来呢?”
“铺子里?我手里只留了六间铺子,资金都挪出来,加起来估计能有五万两。”
“娘把银子全都拿给我。”
章氏回过神来,吓了一跳。
“你要那么多银钱做什么?”
宋慧压低声音,眼中有着难以压制的兴奋。
“买粮。”
“娘你想,一旦赤县决堤,必然很多地方都会受灾,今年田里庄稼颗粒无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