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帝王并不畏惧那些功高盖主,毕竟他们最大的受益者是帝王。
识人之明在,功绩在握。
一将功臣万骨枯,能功高盖主自然身后有无数集团支持。
名望财富帝王可以给,只是帝王的意志必须准确的传达。
稍有差池,功臣也会成为无数人的靶子。
清雍正时的年羹尧就是一个典型。
年羹尧有两个身份,其一就是雍正的奴才,也就是年羹尧的一切都是雍正的。
年羹尧有功劳,雍正脸上自然有光。
另外一个身份就是进士。
年羹尧可是实打实的进士,文官出身。
慧眼识珠的却是康熙,年羹尧更是在康熙朝成为一方重臣,陕甘总督。
雍正继位后,将一直和他作对的九皇子流放到青海。
雍正称呼自己九弟为猪狗一样的东西就可知他是想让九皇子死在青海。
作为雍正的奴才,又高居陕甘总督,这不是举手之劳的是嘛!
能位居人臣的哪个又不是将当权者心思琢磨透的人精。
年羹尧毕竟是读圣贤书的进士,深受儒家文化影响。
康熙是年羹尧的恩主,同为康熙之子,若是出手加害实在有违儒家礼法。
只这一条,年羹尧就有取死之道。
皇帝的意志不能准确的执行,更是手握重兵的儒将,年家的倾覆必不可免。
深受儒家文化影响,那些逾越之举怎么可能是年羹尧所为。
只能反应一点,皇帝讨厌的,臣下就得更讨厌,还得加倍。
为臣难处也在此,随着雍庆帝对于朝堂的掌控越来越严密,王宁远行事也需多考量。
‘王子腾巡边上的弹劾和申请调动的折子不少,陛下批复后的折子,殿下可曾细观?’
大皇子点点头,‘通政使司留下的副本,我已经寻机会仔细的看过。
王子腾弹劾折子共有八十二份,父皇批红允准的有五十七份。
调动折子共有五十份,批红允准的只有十份。’
大皇子已经摸住脉络,立马开口说道。
‘长安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