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6)页
魏政权。
    此时的郭女王虽无皇后之名,却已有皇后之实——她居住的永始台,成为曹丕处理政务的场所。
    某日,曹丕与群臣商议迁都洛阳之事,光禄大夫贾诩反对:\"洛阳经董卓之乱,宫室焚毁,迁都耗费巨大,恐生民怨。\"
    郭女王在屏风后闻听,次日以\"迁都乃太祖遗志,且洛阳控御中原\"为由,劝曹丕力排众议。
    最终,曹丕下诏迁都,并命郭女王参与洛阳宫室的营造规划,足见对其政治能力的认可。
    立后之争在黄初二年(221年)达到白热化。
    原配甄氏(甄宓)乃袁绍次子袁熙之妻,曹操破邺城时被曹丕纳为正室,育有长子曹叡和女儿东乡公主。
    甄氏贤良淑德,在冀州士族中颇有声望,但若立其为后,难免让人联想到曹丕与袁绍家族的微妙关系。
    而郭女王虽无子嗣,却在曹丕继位过程中屡建奇功,且其寒门出身更符合曹丕\"打压士族、提拔寒微\"的政治路线。
    据《献帝传》记载,曹丕曾就立后之事密询尚书令桓阶:\"皇后之位,当以才德还是以出身?\"
    桓阶心领神会,答:\"昔汉光武立阴丽华为后,以其佐命之功;今陛下欲新朝新气象,恐需一贤明之后镇抚天下。\"
    黄初三年(222年)三月,洛阳城南郊举行盛大的皇后册立仪式。
    郭女王身着十二旒祎衣,头戴九龙四凤冠,在百宫朝贺中接过皇后玺绶。
    曹丕亲自撰写的册文称其\"秉德冲虚,体行仁厚,执巾栉于潜跃之时,佐宗庙于纂承之日\",将她比作东汉开国皇后阴丽华。
    值得注意的是,册文特别提到\"匪敢专宠,务在佐君\",既肯定她的政治贡献,又暗示其不得干政的界限——这既是曹丕对她的信任,亦是帝王权术的体现。
    郭女王掌权后做的第一件事,是命人编纂《后宫典制》,这部长达二十卷的宫规典籍,成为曹魏后宫的治理宪章。
    她将嫔妃分为贵嫔、夫人、淑妃、淑媛、昭仪、昭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美人十一级,明确规定各级嫔妃的服饰、俸禄及朝见礼仪。
    针对汉末以来后宫奢靡之风,她严令\"珠玉锦绣,不得入后宫;膳食器用,
第(3/6)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娘娘娇媚眼勾人,薄情帝王丢了魂娘娘人间清醒,宫斗步步为赢真千金回归后,我抛夫弃子独自美丽易孕娇妃勾勾手,王爷俯首称臣了重回78娶知青,我靠狩猎让全家吃肉快穿:拯救那个反派小可怜病弱首辅的三嫁泼辣小娇娘新婚夜换亲,清冷指挥使沦陷了重生另嫁摄政王,屠尽侯府白眼狼娇软通房带球跑,矜贵世子揽腰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