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远虽然没有演戏经验,但他脑海中却有着无数经典影视作品的片段和解析。他看过太多教科书级别的表演,对人物塑造和表演层次有着超越这个时代的认知。
“表演不仅仅是模仿外在,更是挖掘内在。”陆远翻开剧本,指着其中一段姜末试戏时觉得困难的戏份,“比如这里,她得知某个消息时的反应。剧本只写了‘震惊’,但‘震惊’有很多种。是瞬间的呆滞?是难以置信的摇头?还是强压住情绪,眼神却泄露了天机?不同的处理方式,传递的人物状态和心理深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他继续分析:“你试戏的时候,可能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比较表面的震惊。但结合人物之前的经历,她可能已经预感到了什么,只是不愿相信。那么她的震惊,可能更多的是一种带着绝望的确认,一种无力的挣扎。”
陆远的话让姜末茅塞顿开。她之前更多的是在揣摩角色的情绪,却忽略了情绪产生的根源和在特定环境下的复杂性。
“陆总,您说得太对了!”姜末抬起头,眼神中燃起了希望的光芒,“我之前只想着怎么把‘震惊’演出来,没想过她为什么会震惊,以及这种震惊对她意味着什么。”
“这就是体验派和方法派的区别。”陆远接着说,“很多时候,尤其是复杂的人物,你需要让自己‘成为’她,去感受她的感受,理解她的思想。不仅仅是演,而是活。”
他知道对于年轻演员来说,“成为角色”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需要大量的案头工作、生活体验和反复练习。
“这个角色对你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陆远鼓励她,“不要因为一两次试戏不理想就气馁。你还年轻,有的是时间和潜力去提升。去读读那个年代的历史,去看看相关的纪录片,去了解那个时代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把剧本吃透,把人物的背景和内心世界挖深,然后去感受她,尝试用角色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
“体验派的表演方法,有时候需要一些辅助。”陆远想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