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会儿许多人无奈摇头默不回应。
因为战争关乎生死成败,一旦自己的一个估计错误而导致整个战略计划受挫不说皇帝追究下来更是无法交差,更别说对不起随行将士性命。
唯独曾经被誉为最为忠诚并且获得最高功勋评价、向来行事稳健低调的傅友德,此时毅然站了出来予以回答这个问题。
这一仗,我们大明朝出动了接近五十万的精兵强将,意图灭掉高丽。
虽然我们还有约五万名海军精锐未被高丽知晓,但我们这边也确实率领了近四十万的大明精锐部队。
如此庞大的兵力,让对面高丽从国主到文臣武将,再到普通百姓,为了避免国家灭亡的命运,肯定会拼命抵抗。
而高丽的安州和安北都护府,将会是第一个与我大明军队正面交战的地方。
对于士气来说,第一场战斗往往意义重大,尤其当我们面对的是兵力远少于我们的高丽军队。
因此,我觉得他们的士兵中,至少有八成以上都是善于作战的精兵。”
傅友德缓缓地说道。
其实这些事情很多人也都想到了,只是没有傅友德考虑得那样周全,所以没有说出来。
因此,听完他的分析后,大家都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徐达也点头认可,然后环视了一圈在场的所有将领,沉声问道:“既然这样,那么各位觉得此战该如何应对呢?”
“又怎样才能在数万高丽将士的严密监视下,让明军以最小的损失渡过鸭绿江呢?”
这两个问题至关重要。
然而,对于身经百战的大明众将来说,这反而并不是难事。
紧接着,只听众人纷纷开口,各自分享对渡江作战的看法。
气氛热烈时,甚至有人互相争论了起来。
但徐达却并没有想要阻止的意思,他只是安静地听着……
与此同时,在另一岸。
非常巧合的是,高丽安北都护府的都护李成桂也骑在马上,来到鸭绿江边,向远处望去,眼前尽是绵延不断的明军大营。
\"成芳,你觉得这场战斗,我们高丽有获胜的机会吗?”
李成桂转头问身旁的长子李成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