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三叔胆小如鼠,只会打小报告,但与二叔回合起来却能互补短处。
一个是敢说,一个是敢做。
往日没少给父亲添麻烦,经常跑去祖父那儿挑拨是非。
朱瞻基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若能因此恶化三叔与二叔的关系,倒也无妨。
永乐十年十一月,祖父曾命马保与王景弘等人率领两万七千余众,前往满剌加、爪哇、占城及苏门答腊等地。
如今船队自去年启航,按理说归期将至。
朱瞻基提及此事后,朱高燧尚在思索宁王之事,一时难以理清思绪。
“三叔可知马保其人?”
朱瞻基语气温和,却令朱高燧心头一颤。
“自然记得。”
朱高燧答得干脆,“不知大侄子提起马保,所为何事?”
朱瞻基笑意盈盈:“祖父曾言,马保此行肩负重任,此次航海归来,接下来的事宜,我已向祖父,欲亲自操持。”
朱高燧眉心微蹙:“大侄子之意,莫非……”
话未尽,朱瞻基已然接道:“我想请三叔回忆一下海外诸地。
三叔不妨随马保一行,亲身感受一番,也好拓宽眼界。”
“大明之外的世界?”
朱高燧沉吟片刻,目杂,“这岂非强人所难?”
朱瞻基耐心解释:“三叔若愿,亦是一次难得的经历。
许多地方虽偏远,却也有其独特的价值。”
朱高燧暗自摇头,心中虽感无奈,却也明白朱瞻基此番安排绝非随意。
只是他对此兴趣缺缺,总觉得远涉重洋并无太大意义。
尤其想到郑和数次远航途中遭遇种种危机,更觉此事颇多风险。
若是普通事务,倒也罢了;但牵涉其中,难免疑虑重重。
打败那些小国了吗?一个都没成,就算俘获了一国,父亲至多也就给句安慰性的表扬。
大明外面的世界,在他看来,大明外面只有北方算得上地方,至于南方,大明的南方又能有什么?
听到朱瞻基的话,朱高燧稍作思索便果断摇头道:“大侄子,你这不是为难你三叔吗?让我跟着马保下西洋?大海茫茫,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