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听见众人多在支持北伐,之前出言呵斥的书生更加得意,看着被同伴击倒在地的于廷益,轻蔑地扬了扬下巴说道:
“于谦,你可听见?凡是看过报纸的人都明白,皇上若不攻打瓦剌和鞑靼,他们便会攻打我们。
现今瓦剌与鞑靼不及大明强盛,此时不战,难道要等到他们日后更加强大再来攻击我们吗?”
“于谦?”
听到这个名字突然被喊出,正观看热闹的朱瞻基呼吸猛地一顿。
随即下意识地看向躺在地上的那个人。
脸上有几处淤青,显然是刚被打的,但隐约能看出年纪不大,大约只有十四五岁的模样。
在这个时代,这已算成年,嘴边还留着一些青色的胡茬。
面对众人的责骂,于谦毫不慌乱,一只手撑着地面站起来,环顾四周,带着几分讥讽,毫不示弱地说:
“我从浙江一路北上,所见所闻尽是荒凉景象,旱灾连连,蝗虫肆虐,家中缺粮,卖儿鬻女者众多,房屋破败不堪,大雪压垮屋梁致人死亡,百姓深受天灾之苦,生活艰难无比。”
“你们一直鼓吹北伐,可知北伐并非一蹴而就之事?国家尚未富裕,天灾未止,农田荒废,哪来的军费粮草?即便时机成熟,一旦粮草短缺,北伐必会前功尽弃。
如此北伐即便获胜,也无法动摇瓦剌的根本,不过是白白耗费大明的力量,让百姓愈加困苦,瓦剌依旧强大,天时未到,人祸不断,那时大明将如何应对?”
“满口胡言!”
于谦话音刚落,一群书生哑口无言,一阵愤怒的声音响起,随即有人立刻上前对准于谦一阵拳打脚踢。
朱瞻基坐在马车里连连摇头。
他原本还期待这些支持北伐的书生能说出更多道理。
于谦寥寥数语,便令那些士子们哑口无言,朱瞻基心中略有失落。
见于谦再度被欺凌,他立刻对张懋吩咐:“调派人手,将这些读书人全都赶走!”
“遵命!”
张懋本对眼前这一幕兴致勃勃,毕竟他是武勋出身,对战争极为推崇。
于谦的反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