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晌午之后,孩子们都来我院里,咱们再一起挑挑看。那时你也正好忙完府里的事,最后等你定夺,可好?”
婆母一番话,既给了里子也给了面子,程氏心中熨帖。仔细想想,婆母说的也对,与堂妹相比,自嫁入杜府起,自己便早已比她好了不知多少,又何必在此时去比较过去的事。
程氏遂点头应道:“母亲说的是,我确实有些府中事务要处理。就按母亲说的,咱们先商议到这儿。待晌午之后,去母亲的正院再做定夺。”
于是,老夫人便由朝霞搀扶着起身。容氏、苏萤给程氏行完礼后,便也跟在老夫人的身后离开了。
程氏又同婉仪叮嘱了几句,才放了婉仪回房挑选衣裙,而她自己则留在堂屋,等候管事与仆妇,开始处理宅中日常事务。
容氏出了东院后,便走到老夫人的另一侧,搀扶起了婆母。
老夫人知道她向来进退有度,也知她方才未免抢了程氏风头而不发一语。于是拍了拍容氏的手道:“你的眼光我没有异议,若是回去之后没有什么称你心意的衣裙、首饰。你只管来我这儿要。”
容氏心中动容,应声道:“媳妇知道,多谢母亲。”
而后容氏又朝苏萤招了招手,道:“快向祖母道谢。”
只见老夫人停下脚步,笑看着苏萤上前,恭恭敬敬地向她行礼。
老夫人笑盈盈地受了苏萤的礼,双眼充满着慈爱,说道:“婉仪的字是我教的,她年年抄经,年年都送去菩提寺,只有今年被选上了。上回同你说,让你与婉仪一起上女先生的课,看来我说得没错,有你作伴,婉仪确实精进不少。”
老夫人的话点到为止,苏萤心里却听得明白。
自从姨母让她好好抄经,她便知晓自己必定榜上有名。因为在雁荡山时,她时常顽皮捉弄外祖,将自己的字和文章混在他门生的功课之中,有一次竟然被外祖评成了甲等。
来到杜府这几日,她自问已大致摸清老夫人和程氏的脾性。只要不喧宾夺主,避了她们的忌讳,她们自不会主动为难。既然姨母希冀她能在经文抄写上脱颖而出,她自然不能只顾着自己。
其实婉仪的字写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