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母道:“城里的退伍兵不是要安排工作的么?农村娃啊?”
农村娃,除非是礼了功、上了战场,不然都不安排工作。至于说留在部队当军官,农村人啥门路都没有,基本没有指望。但当过兵,也是给身份镀金。以后回到农村,机会比普通农民要多些。
村里要是谁家的娃当兵去了,那也是祖坟冒青烟的事。仅排在考上大学之后。考大学是最近几年的事。但六七十年代家里娃去当兵,那真的是很荣耀的。
当兵在津贴意外,什么票据都发,吃国家、穿国家。退伍专业了还安排正式工作。
提了干穿四个兜的军装就更荣耀了。都是村花级别,找对象才能找到解放军的。很多人在部队提了干,还不愿意回乡来找呢。
方明澈点头,“城市兵是要安排工作。但这两三年那么多人需要安排,就得排队。和阿嫣一起回城的知青一共有1700万,至今还有人没轮上。安排退伍兵,肯定也是优先安排参加过自卫反击战的。没上过战场排后头。而且,往往是安排回原籍。有一些人见识过首都的繁华,人家就不太想回去了。都是王三哥那里介绍来的。”
退伍兵的安置如今其实还算好。1985年百万大裁军之后才真的是大问题。
当时不得已只能让各级部队自行做生意去筹措军费啊!可见国家穷到了什么地步。
我党建军50多年,一直过得很苦。但也就鬼子大扫荡那时候让部队参与过生产、做过生意。结果一年多下来,朱老总发现部队战斗力下降,果断喊了‘停’!
所以,怎么可能整治他这样顺应改革开放时势,出口创汇的商人?
方父看看这个宅子,“那你低调一点嘛!挣了钱揣着或者存银行,你莫声张!”
方母也道:“对啊,你这个宅子还完全是借钱买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多有钱呢!借钱超漂亮!”
宅子十几万,负债十几万,这不是完全借钱买的是什么?
方明澈道:“四合院的价值越来越被发现,华侨回来都指名道姓要买四合院呢。价格比一两年前刚发还原主时也涨了不少。我再不下手,买不到了。我这个年代来一趟首都,肯定要买四合院啊!”
不买四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