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澈还和他说,如果附近再有单门独户的小院子,也买下来。到时候收拾出来,有同乡来投奔,就打发去住那边。有收入了就自己搬出去。
他说他看好首都房子的涨幅。这样以后就不用让他们和老大一家为此搬来搬去的了。或者买到一个好些的、正规的院子,让他们和老大一家搬过去,把小偏院专门腾出来做这个招待。让来的人就这么挤着住。
为此方父专门找了个机会问道:“你不是还欠那么多债么?还有你们的菜生意,不是说打价格战也投入了不少,还要齐顺赔偿损失?”
如果是正规的院子,这附近的价格可是三万啊!
方明澈笑道:“我就那么一说,其实菜生意没亏。我们是便宜了三五分钱一斤,但因为我们的量大、降低了本钱。那个定价是高翔和林嫣仔仔细细算过的。我们一斤还是能赚两分的,只不过齐顺量小一斤要亏两分。”
他们三辆拖拉机,一天满载的话销量是六千斤。降价了,一天利润还有百多块。
齐顺那里几辆三轮车,一天光是买菜要亏二十块。还有工钱、摊位费、按摊位上缴的税收这些。所以,他吃不消。
也不能那边一找人来说,他们就同意了。谈判没有这样谈的,所以对外才要这么说,定下比较苛刻的条件,然后再慢慢来谈。
如今,他们涨了一分钱,以示谈判的诚意。这样一天能多赚60。没有小生意,只有小生意人!只要能走量,这就是个大生意。
在批发价和零售价基础上各涨一分钱,批发的人和买菜的人絮叨几句还是能接受的。但对齐顺那里帮助不大。他那里的工人已经发不起工资了。只不过出去也找不到其他活儿,只能无奈接受了拖欠。
方父道:“那你要人家退出竞争,做你们的二级分销商也是说说而已?”
“这个看情况。看朱大海和胡勇他们跟人谈得如何。”
方父道:“胡勇他们还好,朱大海心有点狠。”
这小子说什么‘那不是白干了’,搞得他还真以为菜生意在亏钱呢。原来不过是少赚一些而已。那早期为了打响知名度,是要有所让利啊。
“做生意的都这样。不狠一点,地位不稳。齐顺当初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