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4/9)页
云集,使得影响力倍数放大了。
    于是,由他引发的东南亚民族主义大争论,一日比一日激烈。
    必须郑重说明的是,并非没有人反对他。
    比如泰国传统佛教的大禅师,阿姜摩诃布瓦,他曾经批评过现代佛教的“世俗化倾向”,这一次也忍不住批评了两句方星河与素拉。
    “方星河小友并无佛性,反而极具魔心。
    何为正念?
    观照而非评判。
    接纳缘起,转化执取为慈悲,否则,倘若一生执取‘否定’,临终时只能看到此生最顽固的执念投射——一具被概念折磨的肉体。
    应以空性破除孤立,以利他消融对立,思之曰:本无‘烂肉’可剩,亦无‘人’之可得。
    若能如实观照五蕴的升起灭去,停止对自我的编导,则每一步否定或认同,皆成通向觉醒的台阶。
    但若一味执妄,则怒便成狱,喜而困身,终不得解脱也。”
    ……
    入世佛教和传统佛教的论战持续了很久,大师们立论之后就没有再发言,然而徒子徒孙们就掐得热火朝天。
    入世佛教极其喜欢龙华寺的世俗化融入,更喜欢方星河的方法论,略微修改就能作为教派现实实践的外部支撑——华夏这种文明古国都在这样做,我们作为东亚霸主文化圈里的一员,为什么不能与时俱进呢?
    然后传统佛教就炸了毛,围绕着佛法一顿辩经。
    其实那篇批评,以及后续的争论,压根就没有传到国内,但是真实展现出来整个东南亚对于“文化战争”的敏感程度。
    各国面对着不一样的环境,也有不同的情况。
    越国南北分裂,南方仍然坚持西化,北方高举“追溯民族正统”之大旗。
    马来内部因为民族意识难以凝聚,几大主体民族各有立场,并且在“意识”问题上矛盾激化,产生了影响深远的抑华趋势,而华人则以更加坚决的态度誓死捍卫文化立场。
    印尼情况最糟糕,正处于军政府向民主转型期间,本期《时代》一边受到焚毁封禁,一边受到借题发挥。
    李家坡经济复苏强劲,但上层精英对“文化力量”议题态度暧昧,不听不闻不讨论,民间颇有默契,整体持批驳态度。
    缅甸最
第(4/9)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替身七年,许小姐不伺候了穿越兽世:娇软小雌性被宠上了天穿越七零,我带着养子跑路了毁灭使徒禁地至尊先断亲,后下乡,万人嫌真千金摆烂不干了生娃后,整个侯府给我陪葬这小寡妇要逆天七月半,鬼娶亲开局被噶99次,我直接原地发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