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8)页
    当年朝中重文抑武,赵少主定的发展路线是文官仕途,家中请的是南地北地的名师,但并没有走出去。
    北地文风不盛,他们家族在职的又要长年驻守边城,想要游学肯定往文风兴盛的南边去。
    太远了,路途风险又高,家中考虑之后,觉得没有必要,于是从南边请一些名士文人过来,教授书中知识的同时,也说一说南边各地的民生世态。
    温故说“游学所得”,赵家父子没怀疑。
    在这个交通不便,信息不流通的时代,说什么都有人信。若是能拿出证据,信的人就更多了。
    而温故拿出的这些,从蜂窝煤炉到各种镜器,就是实实在在的证明!
    每个人游学的初始和目的都不一样,即便同样的那些路径,寻访同一位名师,所得感悟也不尽相同。
    文风兴盛之时,大部分游学的人,对工匠和民间技艺也确实不那么重视。
    温故的这些“游学所得”放在以往,还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
    “可惜了,乱世之下,多少珍贵的人才和技艺被掩埋!”赵少主无比遗憾。
    赵家主心中也想着:等以后世道太平了,可以让家族后人延续这种“游学”传统。
    游学真的有大用啊!
    另一边,温故回到他们住的小院。
    路上也琢磨着事情。
    送给姨父当做年礼的那台显微镜,镜头组合起来放大的最大倍数接近两百倍。
    谁也不知道制造邪疫的那些蛊虫,究竟长什么样?有多大?
    就如今有限的肉眼观察,放大几十倍肯定是不够的。
    如果制造邪疫的毒虫更小,想要从虫卵开始研究,两百倍或许可以,但保险起见,还需要更大的放大倍数,三百倍,四百倍……
    高倍数看细菌都可以看到,当然,仅限于看到。
    还好引发邪疫的只是寄生虫,而不是细菌病毒。
    如今制作镜片镜头,纯靠手工打磨,不是说想制作多少倍的镜头就可以立刻制作出来。
    或许在不断试错之后,成功打磨出来的镜头也可能达不到倍数。
    想要更好地研究那种寄生虫,从虫卵到成虫的生长周期和生存环境,低倍数到高倍数各种规格的镜头最好都准备上!
第(1/8)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女医惊华传退学三年后,我开着六代机空降校庆成傀儡皇帝后,我靠实力夺回实权穿越后我召集众大佬来生娃黑雾末世:无限物资从囤积女神开始被弃后我高嫁太子,渣竹马悔疯了猫妖师妹太勾人,师尊道心碎成渣杀伐果断:带着将军抢皇位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