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指着自己的鼻子,两只眼睛变成了对对眼,装傻充愣问道:“是准备培养我吗?民兵营长是哪一级的干部啊我要去当兵,还是培养其她的女职工吧”。于是,她提供了7、8个本车间同期进厂女学员的名字,反正不是自己就行了。
就这样,她放弃了工厂领导的一次提拔培养机会,去了部队 ;从一个每月津贴只有6元钱的大头兵开始了军营生涯。
经历过军队士兵生涯锻炼5年,在部队入了党;现在回到了工厂、面临二次再分配。
劳动工资科童科长提出:“两个岗位,你可以选择一个;一是厂部宣传科当广播员放映员,你在部队就是干这行的,熟门熟路;二是咱们工厂卫生所需要人,你可以去卫生所上班”。
“卫生所?在部队是干广播员放影员守机员,没有做过医务工作啊?”
“不要紧,可以马上送你去接受护理技能的培训”。
还有这样的好事情?可以接受培训,学习新的技能,又可以走在学习新知识的小路上,忆江南不由心动了。
闻讯,老父亲忆忠勇倒是很满意:“当医生护士很好啊,可以治病救人;解放战争时期,我在东北第四野战军阿城医院就是院长,你妈妈还是护士;现在咱们家还缺一个搞医的人”。
忆江南知道,老爸还就是部队的习惯,喜欢调兵遣将排兵布阵。
他因为身体原因,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之前、谢绝副司令任命;50岁就主动申请办理了退休,在那个年代,那可是一次绝无仅有的选择,要知道有多少人眼睛中都盯着那个位子。
退休以后,现在他能安排调动的就是这几个子女了;全家人口都要合理安排,涉及民生的重点行业最好要有家人参与。
按照他的想法,放一个到食品副食品公司,民以食为天、解决吃肉吃油吃粮的问题,老大被安排其中当了一名工人。
放一个去医院或者卫生所,解决全家医疗保健看病的问题,目前暂时空缺,如果忆江南能够填补医疗这个空白,他还是很满意的。
部队里面嘛,最好要放一个,第二代当中没有军人接班、真不甘心、于是小弟目前还是现役军人。
再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