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4)页
经;侧重疏风散热、解毒消肿。
    - 采摘季节与时间节点:
    - 杭黄菊:与杭白菊同产地,采摘期稍晚,为11月中旬,花序完全开放,花瓣呈深黄色,花蕊显露,挥发油含量达峰值。
    - 亳黄菊:主产于安徽亳州,采摘期为11月上旬,需在霜冻前完成采收,避免低温冻伤花瓣导致颜色暗褐。
    - 济黄菊:主产于山东济宁,采摘期为10月下旬,当地气候偏暖,花期略早于北方,以花瓣金黄、无杂质为标准。
    3 野菊花
    - 代表品种:北野菊、岩香菊。
    - 性味与功效:苦、辛,微寒;归肝、心经;清热解毒力强,多用于疮疡肿毒。
    - 采摘季节与时间节点:野生品种多分布于山坡、路旁,采摘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中旬,花期较早,当花序呈半球形、花瓣尚未完全展开时采摘,晒干后杂质少、药效足。
    (二)采摘要点与科学依据
    1 时间节点的化学成分关联:
    - 花蕾期(如胎菊):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较高,现代研究表明其抗氧化活性更强,适合平肝明目。
    - 盛花期:挥发油(如菊油环酮、龙脑)含量增加,疏风散热作用显着,杭黄菊、亳白菊等多在此时采摘。
    - 药典依据:《中国药典》2025年版规定,菊花(栽培品种)采收期为“9~11月花盛开时采收”,野菊花为“9~10月花开时采摘”。
    2 气候与地域影响:
    - 南方产区(如浙江、安徽):气候湿润,采摘期多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需避开梅雨季节,防止花腐。
    - 北方产区(如河南、山东):霜期较早,采摘期提前至10月中下旬,需关注天气预报,避免霜冻损害。
    3 传统经验与现代技术结合:
    - 传统“看菊相”:白菊以“花瓣如玉、花心微黄”为最佳,黄菊以“金瓣黄心、不焦不烂”为标准。
    - 现代检测:部分产区通过hplc检测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设定动态采收指标,如绿原酸≥02、木犀草苷≥008时采收。
    二、其他入药部位:茎、叶、根
    除花序外,菊花的茎、叶、
第(2/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唯我道逃荒不慌!恶毒后娘一路带崽吃香喝辣剑纵天下综影视:我见犹怜西游:收徒孙悟空,圣人被玩坏了子孙满堂华娱之2000国风世界打造女团盛世下乡海岛,嫁绝嗣糙汉一胎双宝从土匪窝杀回后,全家都给我跪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