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5)页
    以下是关于远志中药性味归经、四气五味、功效主治及作用特点的详细论述,结合传统本草理论与现代研究,全文约三千字:
    一、性味归经与四气五味:草木性情的本草解码
    (一)四气定性:温通之性的本草依据
    远志性温,在四气(寒热温凉)中属微温之品,其温性源于全草含有的挥发性成分(如远志皂苷、萜类化合物)及生物碱类物质。《神农本草经》首载远志“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明示其温通之效可祛寒邪、振中气。南北朝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补充“温而不燥,可入肾府”,指出其温性并非燥烈之品,而是兼具润养之能。现代研究表明,远志水煎剂对寒证模型动物有体温调节作用,可提升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活性,印证其温通散寒的药理学基础。
    (二)五味归经:苦辛并行的性味逻辑
    1 苦味入心肾,泄降通利
    远志味苦,《本草备要》谓其“苦能泄热,降心气以交于肾”。苦味成分主要为远志皂苷(含量约07-20)及口山酮类化合物,具有泻心火、降逆气的作用。心属火,苦味属阴,可折心火之亢盛;肾属水,苦味下泄可引火归元,故《本草纲目》言其“苦能坚肾,使水火既济”。现代研究发现,远志总皂苷对心肌细胞有钙通道阻滞作用,可调节心律失常,从离子通道层面诠释“苦入心经”的科学内涵。
    2 辛味走肺脾,宣散通达
    远志味辛,源于其挥发油成分(如1,8-桉叶素、柠檬烯等),辛能行散、能开郁。肺主气司呼吸,辛味宣通肺气,故《滇南本草》载其“消痰涎,治咳嗽”;脾主运化,辛味醒脾化湿,可解湿浊困脾之证。临床可见,远志配伍陈皮、茯苓(如二陈汤加味)治疗痰湿咳嗽,正是利用辛味“开腠理、通经络”的特性。现代药理实验显示,远志挥发油可增加支气管黏膜分泌,促进痰液排出,证实其“辛能润肺”的祛痰机制。
    (三)归经理论:三焦通调的脏腑关联
    远志归心、肾、肺经,形成“交通心肾-宣降肺气”的作用轴:
    - 归心经:主神志病,因心藏神,远志通过调节单胺类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改善失眠、健忘,与归脾汤中配伍远志治心脾两虚
第(1/5)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不当圣母之后,黑莲花连儿子都不要了朱厚照穿越水浒,马踏汴京看不起我?晋升后你高攀不起替嫁庶女凤倾天下综影视:绑定了万人迷系统怎么办3366洛尘都市仙尊洛尘张小曼张小曼洛尘废柴修真记洛尘张小曼我非池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