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守义终于来了兴致:“那大唐的主要矛盾究竟是什么?”
李佑说道:“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生产资料被少数人垄断,国家失去了对社会资源的再分配能力,大量底层的生产力无法得到释放!”
“这是什么意思?我只听懂了土地兼并。”张守义已然听得一头雾水。
李佑解释道:“土地是生产资料,工坊店铺亦是生产资料,这些都被世家大族与富商巨贾所垄断。他们能够逃税避税,还能与官员相互勾结。如此一来,国家财政匮乏,百姓却食不果腹。”
张守义点头道:“确实如此。”
李佑继续解释道:“社会资源再分配,就是各行各业所创造的财富,以赋税的形式被朝廷集中起来,再通过各地官府回馈给天下百姓。保境安民、兴修水利、抵御外敌、营建城池、治理地方、修筑官道……这些皆属于社会资源再分配。”
张守义恍然大悟,这哪里是什么社会资源再分配,分明是在阐述一个国家的运转之道!
李佑又说道:“生产力,就是人们创造财富的能力。更通俗来讲,就是人能够做多少有益之事!如今,农民沦为佃农,工匠沦为雇奴,士兵沦为军奴,仆人沦为家奴,放眼大唐,尽是奴才!既然身为奴才,朝不保夕,又哪来的心气去做工?哪来的心气去种地?哪来的心气去打仗?不过是苟且偷生罢了!”
“你打算如何行事?”张守义不禁有些兴奋起来。
“农民!”李佑坚定地说道。
核心矛盾,终究还是土地兼并,因为大唐的农民占据了绝大多数。
历史上,各朝各代是如何解决土地矛盾的呢?
有的朝代,在某些地方,通过暴力手段,杀人夺地,矛盾看似解决了,将抢来的土地一分,还巩固了自身势力。
而在其他地方,不合作就镇压,愿意合作就接纳,对矛盾视而不见。
就拿河南的土地矛盾来说,一直未能得到妥善解决,历经数朝都依然存在,直到本朝也依旧如此。
河南的农民抗争,贯穿了许多朝代。
规模小的,发起佃户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