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官员和士子,恰好可以减免赋税徭役,双方一拍即合。
一品京官,只能免粮三十石,却可免田一万亩。并非说这一万亩土地不用交税,而是这一万亩土地所附着的赋税徭役关系,可以直接免除!
苏皓身为秀才,只能免粮二石,却可免除二百亩土地的赋税徭役。
于是,许多农民就把土地无偿赠送给苏皓,以此逃脱繁重的赋税。但这些土地,不能随意更换佃户,只能让原有田主耕种,否则便是不顾脸面、名声扫地!
转送给李佑十亩地其实并无大碍,官府不会更改鱼鳞册,该逃避赋税的依旧可以逃避。
苏如兰双手接过田契,小心放入怀中。
郑氏又取出二十两贯铜钱,叮嘱道:“流民落户,这些铜钱应该够了,师爷肯定会答应。千万别惊动知县,县太爷胃口更大,少不了要刁难一番。”
苏如兰收下铜钱,给母亲磕了三个响头。
郑氏笑道:“等这些事办妥,你们在汴州成亲时,娘再给你陪嫁许多妆田,肯定不会让你们饿着。”
苏如兰又羞又喜,红着脸说:“娘真好。”
郑氏笑道:“你让弟弟陪你,亲自把身契送去,佑哥儿肯定会感动,以后把你当成宝贝捧在手心里。”
“嗯,女儿这就去管仲镇。”苏如兰转身就走。
郑氏喊道:“都快傍晚了,就不能等明天?”
“早去早回。”苏如兰说道。
郑氏笑着喝止:“明天再去,你这么着急,会被人看轻的,还以为你嫁不出去呢!”
苏如兰只好乖乖回房,一晚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她来年就十八岁了,换做别的女子,早就嫁为人妇。像她这样的大龄女子,就算不是望门寡,也很难找到合适夫婿,多半只能给正经人家做续弦。
既然如此,为何不找个自己喜欢的?管他出身如何呢。
幻想着脱离家族,在汴州过上幸福小日子,苏如兰睡着时脸上还带着笑容。
翌日清晨。
苏如兰叫上丫鬟怜月,跑去隔壁找弟弟:“如鹤,快跟我去管仲镇。”
苏如鹤问道:“姐姐,你知道佑哥儿的事了?”
“我已经知道了,娘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