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蓝玉比我想象的要聪明啊!”朱允熥心中暗自思索。
突然发生这样的变故,蓝玉能立刻表现出愤怒的样子,不动声色地用言语帮助外甥孙摆脱困境,这种心思,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
很快,朱允熥就释然了。
跟随老朱打天下,南征北战多年,从基层一步步升到大将军,在朝堂武将中位居顶端的凉国公,怎么可能会像表面看起来那样有勇无谋呢?
蓝玉是王常遇春的妻弟,而常遇春的女儿常氏早年嫁给太子朱标,生下了朱雄英和朱允熥两个儿子。
朱雄英早年去世。
从亲疏关系来看,老朱众多子孙中,只有朱允熥和蓝玉关系最近。
相比之下,朱允炆并非常氏所生,中间隔了一层。
所以蓝玉自然要护着朱允熥。
此时第一个站出来指责他,正是出于这个原因。
但朱允熥却不领情。
老朱为什么立朱允炆为皇太孙,而不是他呢?
如果按照立嫡的原则,他朱允熥才是朱标真正的嫡子。
朱雄英死后,朱标去世,他本应被立为皇太孙。
朱允炆虽然比他年长,却是庶出。
可是老朱却下旨将朱允炆的母亲吕氏扶正,给他强加上嫡长子的身份,立他为皇太孙。
这固然有朱允炆会演戏,表现得孝顺恭敬,深受朱元璋喜爱的因素。
更重要的原因是,吕氏的父亲只是太常寺卿。
身为文官,没有兵权,不会对皇帝构成威胁。
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将来登基后,不用担心外戚干预朝政。
相反,若立朱允熥为皇太孙,他背后的常家和蓝家都是开国功臣。
他们在朝中的势力很大,门生故吏遍布军队。
如果太子朱标还活着,凭借他的威望,完全可以压制住常家和蓝家。
不仅不会造成祸患,还会成为朱标手中的两把利剑。
可朱标已经去世,朱允熥能控制住常家和蓝家吗?
那些骄横的将领会服从这个小孩子的领导吗?
时间一长,这些人难道不会产生异心吗?
经过反复考虑,老朱不敢冒险,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