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凶手不是秦王,这更让朱元璋难以接受。
晋王一向乖巧,虽有时脾气暴躁,偶尔下人,但他在军事方面颇有才能,英勇且有谋略,帮助防守北疆,抵御外敌南侵,还鼓励百姓移居边境,对明朝江山的稳固贡献颇多。
燕王也是如此。
尽管他们兄弟俩从小就不和睦,经常发生争执。
但在朱元璋眼中,他们都是他的孩子。
如果真的是他们其中一人指使行刺朱允熥,那……
至于献王朱允炆,朱元璋根本不敢再想。
他是嫡长孙,朱允熥的兄长,也是朱元璋曾经极为重视的皇位继承人。
只差一点,他就被立为太子了。
如果不是那天朱允熥站出来阻止的话。
在朱元璋心里,朱允炆一向忠厚老实、孝顺谦逊。
如果真的是他派出刺客对付亲弟弟……朱元璋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皇家真的没有亲情吗?
为了争夺皇位,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甚至手足相残,兄弟反目,这是为什么呢?
做一名安分的亲王不好吗?
我对藩王的待遇,也不能说不高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又感到一阵心酸。
这些日子不理政务,空闲时间增多,思绪却更加繁杂,头痛也愈发严重。
朱元璋来到亭中坐下,轻轻叹了一口气,抬头望向天边的浮云。
有时真羡慕那些浮云,可以随意在天空飘荡,毫无牵挂。
一名宦官缓步进入,躬身将新出的《大明日报》呈递给老朱。
“今日为何送来得晚了些?”老朱轻声问,同时带着几分兴致接过报纸。
这段时间不再批阅奏章,他对这份报纸倒是愈发感兴趣了。
一则,它用白话书写,简单直白,不转弯抹角,正合老朱的口味。
二则,头版便是关于他早年经历的记述,写得十分质朴,没有半点夸大之辞。
例如,讲到他出生时,室内光芒四射,邻人误以为起火赶来救急,才发现是新生儿降临。
老朱觉得这样的描写相当贴切,虽他自己对此事毫无记忆,但也觉得在襁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