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箫隼觉得面对女子,自己竟无话可说。
就在他们彼此相视无言之时,身后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
桃夭回头,就见刚才那个少年,正带着几个年长的男女快步朝着他们走来。
“阿公,就是他们。”少年指着桃夭和箫隼说道。
来人上下打量着二人,只见那高个子男子神情倨傲,身姿挺拔如松,眼眸中不经意间流露出几分凌厉之色。
而矮个子的“少年”看上去稚嫩单纯,一双眼睛犹如山间清澈见底的小溪,透着灵动的神采,干净而透亮,让人忍不住心生好感。
“二位这是从哪里来?”其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拄着一根拐杖,和蔼地问道。
“老伯伯,我是从南州而来,听闻我的亲人曾经居住在此,所以特地赶来寻亲。”桃夭恭敬地回答。
老者微微点头,目光温和地看着桃夭,又打量了一下箫隼,缓缓问道:“公子说寻亲,不知你亲人姓甚名谁,在这村子里又是何辈分?说来听听,兴许我们知晓一二。”
桃夭略显踌躇道:“晚辈儿时离家,早已记不得许多过往。只有家母留下的书信。还请伯伯过目、”桃夭只是从大夫人那边听闻她的母亲本姓楚,单名一个云字。
其父的名讳不是全知,只知道姓郑,她母亲总是唤他郑郎。
这时,一位头发半白的妇人走上前来,面露几分惊讶:“公子,今年多大了?”
突如其来的问话,让桃夭愣了愣。
随后如实告知,“晚辈今年十六有余。”
“十六,那你可记得离家时多少岁啊?”妇人又问。
“儿时的记忆实在模糊不清,只依稀记得约莫不过六,七岁的样子。”魂穿后,很多记忆都残缺了,也许是小女孩从小就木讷,未曾开窍。
妇人对着一旁老人耳语了几句。
原先问话的老人又仔细看了桃夭几眼,目光中似乎有了别样的认知。
箫隼在一旁默默观察着众人的反应,心中暗自思忖,之前他早就派人来查过。
桃夭的身世听起来再简单不过。
可为什么这些老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