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和尚见了,暗暗腹诽。
诸葛玄见了,感觉蛮有意思,甚至想跟香客搭话,问问他们到底在想什么。
可惜他们也只看得见他的本体。
又是一个黄昏。
下山去买豆腐的小和尚蹦蹦跳跳进了院子。
放下豆腐他便嚷开了:“师父,豆腐涨价了,要两文钱一块儿。”
坐在梧桐树下打坐的老和尚悠悠叹了口气:“这可不是个好兆头,世道要乱了啊。”
年仅十四岁的小和尚无法理解师父的话,天真的说道:“会不会只是豆腐西施想多收点钱?听说她儿子要考乡试了。”
据诸葛玄十年来光明正大的偷听所知,这个世界也有科举考试,并且和前世历史上的明清时期一样分为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过了乡试便是举人,具备做官资格。
要考乡试,需要去省里,来回路费、住宿、考费等可想而知不是个小数,对于豆腐西施这种独自养大儿子的寡妇来说,是不可承受之重。
豆腐西施是个勤勤恳恳的妇人,同时也是一个不信神佛的人。
她从没来过大悟寺。
诸葛玄却久闻她的大名。
十二岁那年,小和尚照常被师父吩咐去山下买豆腐。
豆腐倒是买回来了,可小和尚的心却没有一起回来。
一起被他落在豆腐西施那里的还有本该找零的七十九个铜钱。
注意到徒弟通红的脸和闪躲眼神,老和尚哈哈一笑,什么也没说。
转天,老和尚说他要做身衣服,让小和尚去镇上李家布庄买点布。
小和尚心不在焉的去了,回来时脸再次红通通的。
老和尚问他李家布庄的老板娘好看吗?
小和尚不会撒谎,说很好看。
老和尚又问他是不是比豆腐西施好看?
小和尚虽然本能觉得喜新厌旧不好,但还是诚实点头。
老和尚这才讲起‘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道理。
小和尚幡然醒悟。
打那之后,豆腐西施就有了一个豆腐西施的外号。
老和尚亲自起的。
他们以为这个外号只有他们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