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3)页
来所有艺术的本质,都是让无形的心意,通过有形的载体,抵达观者的灵魂。
    暮色漫进绣坊时,林绣娘捧出个漆盒,里面整齐码着二十年来的“废稿”:绣错的花鸟被剪成香囊,绷坏的缎面改作书衣,就连断针都被收集在青瓷瓶里,针尖朝外拼成梅枝形状。“师傅说,没有真正的废品,只有没找对位置的匠心。”她的手指抚过瓶身的断针,像在抚摸时光的刻度,“就像你们写文章,划掉的句子不是浪费,是给好文字让路。”
    归程经过平江路,陆辰安忽然停在一家声波装置艺术展前。玻璃橱窗里,苏绣纹样随着声波震动变幻光影,林绣娘的《听琴图》电子版正在其中流转。“这是小徒弟用ai做的跨界实验,”跟来的绣坊学徒解释,“她说传统绣绷是平面的,数据时代的‘绷架’该是多维的。”
    手机震动,母亲发来照片:书房的书桌上,新晒的桂花蜜旁摆着许砚秋中学时的《陶土日记》,老人用红笔在扉页批注:“今天帮你给水仙换盆,根须绕着旧瓦片长得正好——就像你的文字,得扎根在生活的碎瓷片里。”照片里,母亲的手背上贴着膏药,是整理书架时不小心扭伤的,却只字未提。
    深夜,许砚秋在客栈书桌前整理林绣娘的采访笔记,听见隔壁陆辰安的房间传来低低的踱步声。推开窗,姑苏的夜雨正敲着马头墙,远处评弹馆的琵琶声透过雨幕,竟与白天看见的苏绣针脚一样绵密。他忽然想起林绣娘银镯上的盲文,那些摸不见的文字,何尝不是写作者该有的“心盲”——抛却数据的喧嚣,只凭心意触摸纸面。
    周明宇的消息适时发来:“敦煌研究院邀你们去看千年绣品修复,那边的研究员说,有些经卷的补绣针脚,比原品更见匠心。”许砚秋望向案头林绣娘送的断针梅枝瓶,细窄的瓶颈里,二十根断针竟组成了傲雪的梅枝,断口处闪着细碎的银光——就像每个写作者在创作中经历的“断裂”,终将在时光里,被酿成照亮后来者的星火。
    他提起笔,在新稿纸上写下:“林绣娘的银针落下时,缎面泛起的细微波澜,是她与世界对话的密码。就像我们在键盘上敲下的每个字,都是灵魂穿过时光的针脚——只要心线不断,纵是无声,亦能绣出震耳欲聋的清音。”
    墨色在宣纸上晕开,像极了林绣娘绷架上未干的水
第(2/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废柴修真记洛尘张小曼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天灾信使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凰命:我的官场人生修罗剑神王腾重生七零,赶山致富我把妻女宠上天新生代之奥特反派之旅孟小姐要联姻?神秘大佬坐不住了!高武:开局就氪命,你小子是个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