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心在一旁补充道:而且就算获取到了裂星铁,如何将它与我们现有的武器技术相结合,也是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这可不是简单的材料替换,而是涉及到整个武器系统的重新设计和优化。
随着讨论的深入,众人对星际科技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同时也意识到面前的挑战巨大。
但大家的热情却丝毫未减,反而在争论与探讨中,碰撞出更多思维的火花。
就在这时,另一位科研人员提出:安晚,既然这些星际矿石如此重要,那我们能不能尝试对它们进行人工合成呢?这样就可以摆脱对星际开采的依赖。
石磊忍不住又怼道:人工合成?谈何容易。
这些矿石的形成条件我们都还没完全搞清楚,更别说人工合成了。
你以为是做化学实验呢?随便调配几种物质就能合成出来?
这位科研人员有些着急地说: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虽然困难,但我们可以从理论研究入手,逐步探索。说不定未来真能实现人工合成呢?
安晚思索片刻后说道:这位同志的想法很有前瞻性。虽然目前人工合成星际矿石的难度极大,但也并非完全没有可能。
我们可以先对这些矿石的成分,和形成原理进行深入研究,建立理论模型,再尝试寻找合适的方法进行模拟合成。
不过,这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张院长点头表示赞同:安晚说得对。
这星际科技的研究,不能急于求成,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探索。
大家在研究过程中,既要敢于提出新的想法和观点,也要尊重科学事实,严谨对待每一个环节。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大家围绕着星际矿石和飞碟,技术展开了更深入的讨论。
从矿石的特性分析到飞碟设计的优化,从开采技术的设想探讨到,人工合成的理论研究,每一个话题都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和深入的思考。
欧阳和石磊依旧时不时互怼几句,但这次不再是单纯的抬杠,而是在争论中各抒己见,为研究提供不同的思路。
蓝心则在一旁巧妙地调和着大家的矛盾,确保讨论能够在和谐的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