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得宋妙回来,那妇人忙把坐着的女儿拉到一边,歉声道:“打扰小娘子了,等雨小一点,我们就走。”
听她口音,像是南边来的,此时满身都湿了,一头一脸也都是雨水,看着非常狼狈,衣服破旧,连那鞋子都脚趾头位置都穿了孔。
一旁那女儿只有四五岁模样,个头矮小,瘦巴巴的,头发特别稀疏,此时虽然是被母亲拉着,依旧很局促,垂着头不敢说话。
那妇人脚边放着一挑担子,不像是进城卖的东西,倒像是包袱细软。
宋妙便道:“没事,这里尽可以随便躲雨,不用着急走。”
她说着,便放下头上顶的袋子开了门,复又提了那袋子进去。
一人独居,又是正值天黑,若是平常,她可能还会多思量几分,但此时家中都是官差,并不需要担心安全。
宋妙先进得杂间,跟里头的巡兵轻声打了个招呼,复才出得正堂,捡了张条凳,开门出去,打算给那母女两人坐。
然而一出大门,却见那小女孩捧着双手站在门口,一副想要敲门,又不敢的样子。
宋妙便蹲下身子,轻声问道:“怎么啦?”
那小女孩仍旧不敢抬头,又不说话,只把手捧得更高了些,举到宋妙面前,又转头去看她娘。
边上那妇人道:“傻子,你自己说。”
小女孩吸吸怯怯好一会,方才又举高了手,对宋妙道:“给你的。”
宋妙一怔,伸了双手过去盛,却见手中竟是接到了半捧燕麦。
“刚才掉了在地上,我捡起来的。”那小女孩指了指地面,复又蹲了下去,在地上仔细地找。
宋妙回头一看,果然门后那装燕麦的布袋口子有些松了。
想来本就绑得不够紧,又被顶在头上一路,束口处已经开了,但她没有留意,放下来时候,不小心洒出来一小抓粮食。
此时那小女孩在地上又摸了片刻,再拾起来一二十颗燕麦,如珍似宝地举起来又要还给宋妙,像是鼓了很大的勇气,小声道:“这个雀麦,人也可以嚼着吃的,我路上捡来吃过。”
她一边说,一边竟是咽了口口水,看着手中燕麦,很是舍不得的样子,但到底还是送了出去。
那妇人听到这话,又见女儿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