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有诸君庇护,小女才能安然至今,眼下别无长物,只好先拿这不值钱的甜胚子来做个感谢啦!”
她一番话大大方方,叫人实在难以拒绝。
便连一旁看热闹的两个卫兵都忍不住点头,恨不得上前帮着韩砺把那竹篓大张旗鼓地搬进去。
百姓上门相谢,带了土仪,带了自做吃食,哪怕是听话本子、戏折子时候,听到这样内容,都是叫人向往的。
眼下事情就这般发生在自己眼前,又是同衙,叫他们怎可能不生出些官民相得的殊荣同享来?
只是恨昨夜被抽调去那酸枣巷的不是自己,不然这叫做甜胚子的饮子喝起来,哪怕不甜,也是香的!
韩砺道过谢,回了一礼,正要说话,却见宋妙已经抱那竹篓起来。
他赶忙上前接了,第一下时候,居然接之不动,再低头去看,就见那宋小娘子望着自己,无声地说了几个字。
韩砺半猜半看,只觉是问孙里正,只当着两个兵卫的面,不好多说,等接那竹篓道手上了,才道:“宋摊主既来了,不如进来稍坐。”
宋妙只问:“我这样寻常人也能进后衙么?”
韩砺道:“不去衙署里头,不打紧的。”
他一边说着,朝那两个兵卫打了个招呼,复才带路往前走。
宋妙跟在后头,还不忘回头冲着两位巡兵道了谢。
才走几步,眼见左右无人,她便上得前去,把那孙里正家中事,另有朱氏找他的情况说了。
韩砺道:“我去问问,若他手头差事能撂开,这就叫他交接清楚,先回家去,要是不能,另也安排人回去送信。”
宋妙忙道:“我正是来传话的,叫我先带个消息回去就是。”
“且不忙走。”眼见前头就是二门,韩砺忽然站住,转身问她道,“却不晓得宋摊主能不能做大锅饭的?”
“虽不曾做过大锅饭,但也曾跟着做过二三百人的席面,若只有一二百位食客,给我三两个洗菜切菜,烧火打下手的,应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