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停顿了一下,压低了声音,“我感觉,这风向,可能要变了。”
“变方向?”苏润明心中一震,眼神也变得凝重起来。他知道父亲所说的“变方向”,绝非天气变化那么简单。
“嗯。”苏海平的语气十分肯定,“现在这局面,不会一直这样下去。你看农场里,人心浮动,也不时有小道消息传出。
再往上看,有些政策,似乎也在悄悄地松动。虽然现在还看不清楚方向,但总归是有了一些变化的迹象。”
苏润明沉默了。
他虽然年轻,但在部队里也锻炼出了敏锐的观察力。
父亲的话,让他联想到了最近农场里一些微妙的变化,比如场长对他的态度,比如一些以前被压制的声音,似乎也敢于小声地发出来了。
“爹,那我们……”苏润明有些迟疑地问道。
“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等。”苏海平斩钉截铁地说道,
“记住,越是这种时候,越要沉得住气。踏踏实实干活,本本分分做人,保护好家人,不惹事,但也绝不怕事。”
“更重要的是,要擦亮眼睛,竖起耳朵,留意任何可能的机遇。”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措辞,然后才缓缓说道,
“你王伯伯在信的末尾,提了一句,他有个侄子,最近可能要到咱们这边附近的县城工作。”
“如果……我是说如果,将来有机会,或许可以……多走动走动。但记住,现在绝不能主动去攀扯,以免引火烧身。”
苏润明重重地点了点头,“爹,我明白了。”
他知道,父亲这是在为苏家的未来铺路。
王伯伯的侄子,或许就是那根在关键时刻能够拉他们一把的绳索。
父子俩又聊了许久,从农场的形势,到国家的政策,再到苏家未来的打算。
苏海平将自己多年的经验和智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儿子。
隔壁房间,陆依依其实并没有完全睡着。
她耳朵尖,隐约听到了一些公公和苏润明的谈话。
虽然听得不甚真切,但“变风向”、“王伯伯”、“旧部”这些关键词,还是让她立刻警觉起来。
结合她来自未来的“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