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心思单纯的老职工和知青在散场时,还在小声议论着:
“哎,要我说啊,还是那个大合唱好听,有劲儿!”
“是啊是啊,那个诗朗诵……咋说呢,听着有点……有点假,不带劲儿!”
“那个叫李文秀的姑娘,长得是挺俊,就是感觉……太想表现了,反而不自然。”
这些议论声虽然不大,但零零星星地传到李文秀耳朵里,更是像一根根针一样,扎得她心里又疼又气。
她强装镇定地走出后台,王慧文赶紧迎了上来,小心翼翼地安慰道,
“文秀,你别往心里去!你表现得很好的!领导们肯定都看在眼里了,只是不方便当众表扬你!”
李文秀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我知道……我没事。”
没事才怪!她精心准备了这么久,付出了那么多努力,甚至不惜动用了一些“小手段”,结果却落得这样一个不尴不尬的下场!这让她如何甘心?
这次万众瞩目的文艺汇演,并没有成为李文秀期望中的“高光时刻”,反而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她急功近利的心态和略显拙劣的“演技”。
而此刻,在台下的陆依依,正听着表演完的苏小梅眉飞色舞地讲述着汇演的“盛况”,嘴角勾起一抹了然的笑意。
“嫂子,你是没近距离看到李文秀当时的脸色,啧啧,比锅底还黑呢!”苏小梅学得惟妙惟肖。
陆依依笑着摸了摸小姑子的头,“这就叫‘偷鸡不成蚀把米’。
有些人啊,总把别人当傻子,以为耍点小聪明就能占尽便宜,殊不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