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苏家的陆依依,一颗心也随着田间的劳作而七上八下。
她挺着大肚子,行动不便,不能亲自去地里帮忙,只能在家里坐立不安。
她几乎是掐着点计算时间,指挥着苏妈妈和苏小梅,轮流给苏润明送水送饭。
送去的水,自然是她精心调配过的。
她偷偷在烧开晾凉的井水里滴了几滴空间灵泉,又按照科学配比加入了适量的盐和糖,做成了“特制解暑饮品”。
这水不仅能解渴,还能快速补充电解质和能量。
饭菜也尽可能地做得营养丰富。
虽然条件有限,但她还是想方设法地从空间里“变”出一些肉末、鸡蛋,悄悄地加到饭菜里。
为了不引人注目,她还特意从供销社买了一些水果罐头,然后将空间里新鲜的水果切块,混在罐头里,
对外就说是“托人从城里捎来的高级货”,专门给苏润明补充维生素。
“小梅,水一定要看着润明哥喝下去,别让他嫌麻烦就不喝。”陆依依一遍遍地叮嘱着。
苏小梅也心疼大哥。她们除了要给苏润明送饭,自己也要参与到晒谷场的工作中。
翻晒谷物同样是个力气活,在毒辣的日头下,没一会儿就汗流浃背。
但她们一想到苏润明在地里更辛苦,便咬牙坚持着。
苏海平也没闲着。他每天早晚都会仔细观察天色云向,凭借着几十年的老经验,判断着天气变化。
“看这天,午后怕是要有雷阵雨,让润明他们抓紧点,争取在下雨前把割倒的都运回来!”他的提醒,往往能为抢收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酷暑和繁重的劳动,将人性的善恶美丑都照得清清楚楚。
大部分社员都明白夏收的重要性,虽然累得直不起腰,但依旧咬牙坚持,互相鼓劲。
“长江,加把劲!割完这垄就能歇会儿喝口水了!”
“哎!知道了!你也快点,别让太阳把人晒化了!”
然而,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赵韵就是那种典型的“出工不出力”的。
她仗着自己是个女的,家里有孩子要带,总是有意无意地躲在人后磨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