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似乎更加本源,更加精纯,带着一种混沌未开、包容万象的意味。
它不像是外界的灵气,反而像是从自己灵魂深处,或者说,是伴随着他穿越而来的某种特质,被太极总诀激活了。
这丝气感似乎与这个世界的稀薄灵气有些格格不入,却又能在更深的层面上,与天地间某种残缺的、难以言喻的法则产生微弱的共鸣。
“动静之机,阴阳之母……”
他细细体悟着这两句:动与静,并非绝对的对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根本;好似白昼与黑夜,生与死;而阴阳,更是构成万物的基本要素。
陈玄忽然有了一丝明悟,原身的身体虽然天赋平平,经脉堵塞,修为几近于无,但也正因为原主心死神灭,灵魂离体,这具躯壳反而处于一种近乎彻底的“空”的状态。
没有了根深蒂固的旧有功法烙印,没有了驳杂的低劣灵气充斥,就像一张白纸,正好可以从零开始,描绘全新的图画,这或许是不幸中的万幸。
“阴不离阳,阳不离阴……”
这句的感悟最为深刻,既然阴阳互根,那么自己体内这丝源于“太极”的气感,或许可以主动去牵引、吸收外界环境中那些性质相对的能量?
这个世界的灵气虽然稀薄,但并非完全枯竭。
空气中,除了修士们通常吸收的、相对温和纯净的“阳性”灵气外,必然也存在着与之相对的、或许更隐晦、更难以利用的“阴性”能量。
它们可能潜藏在阴影里,寒气中,甚至弥散在看似空无一物的虚空。
寻常修士或许只知吸收阳性灵气,视阴性能量为杂质或有害之物,避之唯恐不及。
但太极讲究阴阳相济,或许可以两者并纳?
心念一动,陈玄尝试以体内那丝微弱的太极气感为引,小心翼翼地探出感知,不再像普通修士那样只盯着那些活跃的“阳”灵气,而是同时去“感受”空气中那些沉寂的、冰冷的、犹如代表着“阴”的灵气。
这是一个极其精细微妙的过程,他的太极气感如一个微小的漩涡核心,开始尝试同时吸引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能量。
起初非常艰难,两种能量似乎天然排斥,一旦靠近便有相互湮灭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