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6)页
论哪一代的东夏,都讲究武德充沛。
    即便出身不凡的高门大族,也要前往战场镀金,才能稳固世袭爵位,赢得威名声望。
    但刀枪无眼,谁也不能保证百分百的安全性。
    所以世家子弟通常携带大量随从一同参军。
    据传诸侯世子、亲王血脉甚至整得出一支满编满装的私军,用于建立战功奇勋。
    由此衍生出众多历史上顶着“家兵”名号,最终封王裂土的盖世人杰。
    这种古已有之的“仆兵”制度历经无数岁月,仍然被保留。
    只不过换个好听的名字,诸如“后援小队”、“安保名单”之类。
    秦时本身被列入审判庭的“受保护序列”,其实不需要后援小队作为人身保障。
    可一方面这属于保密消息,即便是应凰也无法接触得到;
    另一方面,审判庭只提供危及生命的终极救援,确保受保护序列的活下来,但不保证身体的完整程度。
    简单概括,便是剩下半口气吊着命就成,断手断脚肢体残缺无所谓。
    秦时边发散思维,边把床铺整理干净。
    虽然他的人设是关系户大少爷,但没必要装成生活不能自理的纨绔,那叫用力过猛。
    很快地,整个大房间就逐渐被填满,一张张年轻面孔出现在这里。
    秦时环抱双臂,安静地靠在床头,好像闭目养神,不参与任何讨论。
    这很符合他的“关系户+装哥”人设。
    左右两边的“室友”颇为活跃,前几批被征召到大开拓运动的“服役新兵”,成分比较复杂。
    像启光衡大、甲开科大那样的一流学府,无论是武道系,亦或者灵能系。
    那些尖子生不可能直接被派上战场,总督府再怎么铺张浪费,也不至于将衡州未来当成耗材。
    所以,按照征兵政策,除去第一批,从军队遴选,整编成先锋营派遣到一线。
    后面几批的“新兵”大多来自于部分技术院校的适龄大学生,以及符合征召条件的职工子弟。
    对于这一点,秦时并未表现太多个人情绪。
    战争是贯彻意志,实现目标的暴力机器。
    公平公正与人道主义,更多是强者对弱者的怜悯施舍,完全取决
第(2/6)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八零大佬绝嗣?好孕娇娇一胎双宝!厉总,太太在外面有两个私生子离婚签字后,陆总心跳违规了除夕坐庄震八方,初一连夜离故乡重回八零要改嫁,冷面大佬他急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帝少小妻又闯祸了全职法师之超级法神八零纵宠,冷硬机长私下好会哄!道教神话:我乃世间最后一位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