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4)页
    刘青山的想法其实很简单。
    不指望刘青松上学上出个什么名堂来,更不指望他考燕大水木,他坚持让刘青松上学只是想让他在学校塑造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观这种东西,上学和不上学,那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指望待在家里干活,那能塑造出来什么三观?
    今天锄了几亩地?
    昨天喂了几头猪?
    他不希望自己的兄弟,是个鼠目寸光、胸无大志、坐井观天的人。
    不只是对刘青松这样,对于刘红苕、刘劲草、刘浩川等人,刘青山也是这么想的。
    诚然,
    上辈子这些兄弟姐妹后来都算是混出来了,但那也是他们一一经历过苦难,去外面的花花世界闯荡过,这才混出来的。
    就比如刘劲草,他如果不去鹏城搬砖,没有感受到鹏城那种‘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蓬勃斗志,以及基建的巨大魅力,他会回来搞房地产?
    他不会。
    再比如刘青松,他如果不是跟了大哥,那能后来卷了大哥的钱财跑路回来创业?
    总之,都得走出去,都得经过历练!
    于是,刘青山就找到老爷子刘树德将心里的想法说了一遍……
    ——咱家的孩子都得上学,上学很重要,不论学的好坏,总之都要上!
    其实对于上学这件事,刘树德本身就是支持的。
    他自己就是上学的受益者,他当年上过学,能读会写,算是队伍里有名的‘秀才’,于是长官就喜欢将他带在身边,帮忙写个文书、参谋个军情啥的。
    在那个混乱的岁月里,每一个识字的人都是极其宝贵的人才。
    因此,刘树德在队伍里就混的挺好。
    只不过在弯河落户以后,家里穷,真的穷啊,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饶是他有心让孙辈们都上学,也是力有不逮,捉襟见肘。
    再举个例子,
    刘福来、刘兆丰、刘茂财三兄弟,各个识字,能说会写。
    他们没怎么上过学,大多都是刘树德自己教的。
    不过现在……
    刘树德点了点头,“行,咱家现在条件也好了,能供得起,那就按你说的来!”
    两人说
第(1/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文娱:分手是你,我成天王你哭啥?女富婆的超级神医上门女婿叶辰(又名霸婿崛起)五行杂灵根:开局被大师姐捡回宗门我,野神?我靠香火凌驾诸神之上农门贵妻,离家四年的夫君成太子了重生猎户,从进山打猎开始成神天命神算我开挂加点,偏要说我是武学圣体偃师圣手:开局被挖傀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