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通源是巢湖水师俞廷玉之子,属于廖永忠旧部,但并没有涉及到此次的数桩案件里面去。
朱元璋任用他去训练水师,既是此人有能力,还有安抚水军将士的用意在其中。
新旧交替,难免人心动荡。
可他除了要收拾廖永忠以及手下犯事的将领以外,还不能削弱水军战力,因此任用俞通源这样的“老将”,是最合适不过的。
特别是俞通源的出身,不仅能够压服住水军将士,连朝中的武将们,也是心服口服。
至于靖海侯吴祯,是真真正正的老将了,还是属于开国名将,吃席时不仅要和费聚他们坐一桌,还得坐上位的老前辈,谁敢不服?
而且陛下把训练水军和管理水军给拆分了,明显是不允许再出现第二个廖永忠,在水军方面只手遮天,如此束手束脚,官位再大,管得人再多,也像鸡肋一样,急着没劲。
“末将没有异议!”
“臣附议!”
谁也没有得到好处,但谁也不敢再造次,发出和朱元璋不一样的声音。
毕竟,谁也不知道刘基送上的奏本里,到底写了什么。
胡惟庸倒是知道,可他如今与武将彻底分家,别说他现今根本争不到陛下最看重的兵权,就算争得到手,给谁?
干脆他装聋作哑,只等着熬过早朝,赶紧下朝去李府,再向老大哥讨教,接下来要怎么办。
“水军说完了,咱还有海军,咱决定自下个月起,开始实施海禁,除了各国派人来朝贡的船只以外,其余的船只一旦在近海驶进陆地,全部视为倭寇的贼船,由张赫负责新组建的海军进行攻击!”
这段话字不多,但内容太丰富。
人们还在想着海禁与自家的利害关系,该如何利用最后的这二十多天,把利益最大化或减小商船损失呢。
后面提到不准驶入近海,以及新组建海军的事,把大家弄得晕头转向。
“陛下,海禁不是禁止商贸往来吗?怎么还分远近海呢?”
朱元璋看了一眼之前替郭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