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了罢了,随他们去吧。”
反正李家这次没卷进来,小打小闹,根本掀不起什么风浪。
只要两人没有刚从胡党的狼窝出来,弃暗又投暗跑进虎穴里去,越是性情直爽的将领,用起来越是顺手。
朱元璋看向专门追来乾清宫找他议事的刘基,比划着云奇搬来的椅子。
“老先生请坐,这次辛苦老先生了。”
这次上奏弹劾李存义,是刘基带的头,并且用的还是刘璟的名义。
整个事件之中,刘基没得到任何的好处,只是听命行事,全力以赴。
朱元璋想到前几年对老先生还心存疑虑,如今态度又恢复了旧时的敬重,等刘基落座,他将屁股下面的椅子往前挪了挪。
直到两人相距不过一步距离,这才停下。
刘基闻弦音而知雅意,连忙表态。
“为陛下效力,是老臣应该做的,璟儿上奏,也是因为他被陛下提携后,想要整顿地方卫所里的不良风气,这是他自愿的。”
刘基不给自己表功,但替儿子刘璟塑造出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形象。
他深知,璟儿连升三级,全靠豁出性命得来的,可刘家在军中没有任何背景,想要继续升迁,只能依靠陛下的信任。
璟儿能文能武,要是走仕途,要不了几年就能入京,可是,璟儿给他写的家书上说了,他希望亲手荡平倭寇之乱。
祖坟被倭寇刨的事,加上温州官场通倭人员的名单里,还有刘基往日里的得意门生,刘璨被设计通倭的事,还得由刘家人亲自将这块污名洗干净。
于私于公,他决定尊重璟儿的选择。
家仇要报,国仇更要一雪前耻!
朱元璋还真不知道,奏本上的内容不是刘基代,而是刘璟所写。
“咱看着那奏本上写得轻重主次,条理分明,还以为是老先生你的手笔,刘璟这小子可以啊,让他当指挥使屈才了,要不咱把他调京城来得了。”
刘基没想到陛下对璟儿如此重视,眼看着要弄巧成拙了,急忙摆手婉拒。
“比起入京为官,璟儿更想上阵杀敌,他想组建一支海上的精兵对抗倭寇,按照比水军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