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条件也就算了,这世间能人辈出,皇帝一声令下,重赏之下什么人才没有?
可最重要的是让燕王殿下心服口服,再厉害的人,燕王殿下不服气,也是没有用。
朱元璋也看穿了朱棣的想法,气得吹胡子瞪眼睛。
“老四,你要是想拒绝老先生的提议你直说,提这么一箩筐的要求,给你找个伴儿,怎么比给咱找丞相还难呢?想当初咱让老先生举荐谁当丞相的时候,都没有这么多要求,你说是吧老先生?”
“……”
深受父子‘荼毒’的刘基,面无表情地盯着朱雄英,心想:还好太子殿下不喜欢给别人出难题,希望皇孙以后能向太子殿下学习,别天天跟着陛下和燕王殿下呆得时间太长,沾染上这种容易交不到朋友的坏习惯。
被盯着的朱雄英,确实不会给别人出难题。
相反,他还会给老朱家解决难题。
原本对于四叔提出来的要求,他捋了捋记忆里的历史人物,特别是与四叔年龄上下相差不到十岁的那些文武全才,还没有头绪,在与刘基四目相对时,他立即双眼圆睁。
最佳人选,不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吗?
“耶……”
“有了!”
朱元璋率先想到了合适的人选,激动的问朱棣。
“老四,你还记得九江吗?”
提小名朱棣有些迷糊,但很快他就想到了是谁。
“父皇说的是曹国公家的李景隆?”
提起李景隆,朱棣两条眉毛拧成一条线,反感直接写在了脸上。
这小子生得眉清目秀,又加上曹国公的缘故,十分讨父皇和母后的喜欢。
特别是这小子爱读书,说起典故来那是一套又一套的,又比他小几岁,他拿书本当垫脚石掏鸟窝的时候,父皇经常拿李景隆举例子,让他向李景隆学习。
因此,他跟李景隆一直不对付,看在曹国公的面子上,明面上他不会表现出来,但私底下,经常往李景隆脖颈里塞毛毛虫,往李景隆必经之路上扔臭狗屎,谁叫李景隆喜欢显摆,父皇越是骂他功课不用功,那小子越是背书背得流利,故意阴他呢。
“对,就是他,什么李景隆曹国公的,那是你外甥和你表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