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4)页
    “可你终究悟到了。” 苏瑶轻轻说,将一本崭新的医案簿推到他面前,封皮上 “临证心悟” 四个大字还带着墨香,“就像三百年前那位在《青囊经》里夹紫苏叶的医者,他或许也经历过类似的教训。医道的传承从来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把自己摔的跟头,变成后来人脚下的砖。”
    第一缕阳光爬上笔架时,张思贞提起狼毫,在新医案的首页写下:“辨病易,辨证难,难在透过症状见气血,见脏腑,见人心。” 笔尖落下的瞬间,薄荷叶上的一粒露珠恰好坠入砚台,将 “心” 字晕染得格外湿润。他望着窗外渐次明亮的药园,晨雾中,紫苏与薄荷的幼苗正舒展新叶,叶片上的绒毛沾满晶莹的露水,宛如无数双捧着晨光的手。
    谯楼的更鼓声已然止息,取而代之的是市井间渐起的喧嚣。张思贞将《青囊经》郑重收入樟木箱,箱底静静躺着师父的医案本、师祖的处方残页,还有那片带着齿痕的薄荷叶。这些承载着过失与领悟的 “信物”,终将成为他传给下一代医者的渡河之舟。
    当苏瑶推开诊室的木门,晨光扑面而来,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药童们的谈笑声中,新一天的诊疗即将开始。张思贞望着东方既白的天空,忽然明白:医道长河之所以永不枯竭,正是因为每个时代的摆渡人,都愿意将自己化作一块铺路的石,一座架桥的桩,让后来者踩着他们的肩膀,离真理的彼岸更近一点。
    而此刻,他掌心里薄荷叶的干枯脉络,正与三百年前紫苏叶的纹路悄然重合,在时光的河床上,勾勒出一条清晰的航道。
    苏瑶的指尖在七代修补痕迹上逡巡,益州纸特有的桑皮纤维在烛光下泛着珍珠光泽。那个露出 \"去附子\" 的裂口像道时光的伤口,她忽然想起去年冬至,岭南商贾捧着药碗时,指节因畏寒而泛出的青紫色 —— 碗底未溶的黄连渣沉如墨云,与《青囊经》里 \"消渴症当察二阴\" 的朱砂批注,在记忆里叠成两片化不开的阴影。
    \"先师曾说,岭南之地,天暑下迫,地湿上蒸,人多外热内湿。\" 她将木香在掌心碾成碎末,药香混着雨气漫开,\"那商贾舌边齿痕明显,我却只盯着舌尖的绛红,误用川连直折火势,竟忘了湿浊困脾才是病根。\" 木香碎末落在紫苏叶上,形成深浅相间的纹路
第(1/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赵远明林辉林辉赵远明一心啃老的我,刚考核就被曝光实力了林辉赵远明综影视:绑定了万人迷系统怎么办夺婚超凡:我在都市创建魔女会听懂毛茸茸说话,失宠真千金狂赚百亿出狱人间无敌,你们高攀不起!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长公主今日驯服萧督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