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老太太都这么说了,司母和司父还能说什么,老太太的话不能不听。
“这孩子到底是被咱们惯坏了,有时会有些任性,你们过去后好好哄哄那位同学,怎么也得撑到高考,千万别教到最后这一个月就不管我们小凌了。”
司老太太也知道自家大孙子是个受不得一点儿委屈的人,两个孩子闹矛盾,九成九是自家孩子的问题。
不管是校长还是管家,都说那苏家孩子性格好得很。
“母亲您倒是很喜欢那位小辅导老师。”
司母将手中剥好的半个蜜桔递给司老太太,老人家最近胃口不太好,也就是还爱吃些水果。
司老太太接过女儿的孝敬,略带几分遗憾道:“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给你儿子提高将近两百分的成绩,你觉得没点儿本事的人能做到吗?”
不只是司老太太满意,司母和司父也很庆幸当初老太太的决定。
能够遇到苏柒若,绝对是他们家儿子烧高香了。
一个月补课费才六千块钱,这要是在京都,六十万都找不来这么厉害的辅导老师。
“有这样的本事,将来肯定也差不了。要是孩子有意,我们可以资助她大学所有费用,看看将来能不能请来咱家公司帮忙。”
司母想着挖人才,司老太太却不这么认为。
“人家最难的日子已经熬过来了,未必会愿意接受我们的帮助。”
以苏柒若的成绩,就算是入了京大,各种奖学金也足够支撑她的各种开销。
高中时她都能靠打工养活自己帮助家里,大学时间更充裕自由些,这样有本事的孩子怎么都能挣着钱。
司老太太一开始也怀疑过苏柒若接近司千凌的用意,可过去这么久了,她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过那个孩子,还真是她老太太小人之心了。
“唉!就是家世差了些。”
司父和司母对视一眼,彼此心照不宣。
但凡苏家家世高一些,他们也得抢着争一争这个儿媳。
可惜了!
倒不是他们欺人家少年穷,而是不门当户对的婚姻注定长久不了。
这并非是他们一家之言,而是百十年来世家大族里无数破败婚姻验证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