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儿受教。父亲放心,以后即便是刀山火海,孩儿也绝不退缩。”
“甚好。”黄道充语气越发欣慰。他儿子不少,即便是族子也有十几个,但若说让他最为心安的,便是眼前的嫡子黄之舟了。若没有意外,这位嫡子会继承他的家业,继承他的训诫,为保全黄氏一族而恪守本心。
“再过几年,你便长大了,我会慢慢将家业交给你。”
“多谢父亲信任。”
七八年余的时间。
并未出黄道充的猜测,偌大的中原三十州,已经有了乱世之像。而且,在监国小侯爷死后,新帝不成器,天下逐渐进入割据之中。
那位陵州左仁,更是趁着局势下手,借着山越军的勇猛,不但攻下了整个陵州,连近海的吴州,也同样收入囊中。
好在这么多年时间,黄氏一直交好左仁,仗着这份情谊,恪州商行的生意,反而蒸蒸日上。
“父亲要押宝左仁么?”不再是少年脸庞,此时的黄之舟,已然是谦谦公子的模样。但不同于那些弱不禁风的文士,在儒雅之中,眉宇间还透出一股子的杀伐之气。
君子六艺,兵法韬略,甚至是地理观象之书,他都有些精读。连着身上,还跟着几个名师学了一身武艺。
“不押。”逐渐老去的黄道充,脸色平静地开口,“左仁有德,却无投效之利,麾下之人,无非是江南三州的士子,以及一些不世出的将门子弟。有大本事的世家子,会去投内城常四郎。寒门百姓,亦对那位……”
约莫忘了名字,黄道充皱了皱眉。这乱世里,出了这么一个人,当真让他有些意外。
“布衣宰辅,徐牧。”黄之舟语气认真。
“对。”黄道充呼了口气,“我也有些不好说了,这徐布衣是个怎样的路数。古往今来,若说新朝更迭,都会靠着世家的底蕴。这位徐布衣啊,却把天下世家都得罪死了。”
“父亲,我倒是觉得,布衣徐宰辅有枭雄之像。起于微末,又占了天下大义,更是袁侯爷的衣钵人。”
“暂时看不透。但我收到情报,徐布衣已经要抢夺蜀州,作为安身立命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