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监不失时机的向万历皇帝竖起大拇指,谄笑道:“陛下,您的气量在全天下都得是这个,无人可比、无人可及。”
万历皇帝笑笑,又道:“杨林不过是个小小游击,竟然能想出献画的法子来表功报捷,仅此一点旁人就是想做也不敢做,可看出他不仅有胆子也有脑子。朕倒是很欣赏他这种行事风格。至于经过礼部什么的,朕不过就是看看画,又不是祭天地见外国使节,权当解闷了。弄得那么繁琐干什么?难道这点事朕都要通过他们?真是可笑至极!”
“是,奴婢这就让人把画呈上来!”王太监向万历躬身施了一礼,随后向殿外喝道:“呈上来!”
很快二十四幅画被依次抬入殿中。这些画都蒙着红绸布,大小与后世的正常油画差不多。是杨林采用西洋油画的方式指导画师画的。就和后世的照片和视频一样,完整展现了整个叆阳攻防战的紧张激烈。
这些描述后金军第二次围攻叆阳失败的画,整体取名为“大明万历四十八年官军叆阳破虏得胜报捷图——叆阳镇守游击杨林制画躬呈御览”。
这些画每幅画都有自己的名字和内容,并且上面都有叆阳游击公署的大印和杨林的私印,以及守城各级将佐的印章。以此证明这些画的内容是真实的不是虚假的。然后经辽东经略府核实后,装箱贴上封条连同缴获的后金军多面战旗和伪官印信一起运往京师。
为了彰显万历皇帝的英明神武和大明的赫赫武功,杨林可没有在画上描绘血腥暴力的场面。而是以全景或近景以及模糊景物的方式来展现战场情形。
揭下第一幅画的红绸,展现的是杨林带领叆阳军民向万历皇帝跪拜恭请圣安的画面。而且画的名头就是《恭请吾皇圣安》。旁边还有一行遒劲有力的楷字注解——叆阳镇守游击杨林携军民叩拜吾皇,谨祝龙体安康,福寿无极;岁如日月,天地绵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画中人物是杨林率军中各级标下,按军职分秩列跪拜在地,军容整肃极为雄壮。后面则是同样跪伏数不清的军民人等。因为采用的是远景角度,所以从第三人称看有一种君临天下、万民拜服的感觉。
因为采用了类似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