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门链接完成,相关指令已经传达,尼科尔-戴森光束,发射!”科迪勒拉号说道。
在尼科尔戴森光束本体所处恒星系,上亿个光学反射板和能量传输节点开始工作,将整颗b型蓝矮星的能量汇集到一个点上。
在那一瞬间,尼科尔戴森光束的能量传输线路爆发出了剧烈且耀眼的光芒,汇集点的亮度甚至一度超过了本体恒星。
尼科尔-戴森光束:发射
尼科尔-戴森光束的第二环开始工作,将汇集起来的能量进行进一步的压缩,以便通过人造星门。
第三环给予被压缩的能量初始速度,让能量汇成一束细长而极为高能的能量流,射向远方的传输星门。
不将传输星门设置在尼科尔-戴森光束的正前方原因是,尼科尔-戴森光束的发射能量流温度已经无限接近温度的理论上限——普朗克温度。
堪比宇宙大爆炸初期的极限高温,处在这高温中的物质其运动就连四大基本力都无法束缚,物质会直接被自己的分子热运动热到解体化为夸克。
任何材料都无法承受如此高的温度,建设星门的材料也一样,如果直接怼着星门发射的话,散逸的能量会直接把星门给融化掉,自然也就别提发射了。
所以传输星门必须要离尼科尔-戴森光束的聚焦口远一点,这样传输星门才能勉强抗住能量散逸带来的加热。
如同浩瀚的海洋一般的恒星能量被尼科尔-戴森光束聚焦并凝聚为一束无比强大的光束,源源不断的射向传输星门。
星门组件的工作形成了一道靓蓝色的传送门,绝大部分的能量都被传送门所承接,就算只是散逸的一小部分也够星门喝一壶的了。
传输星门的外壳特质耐热材料一瞬间被加热到几万度,超过材料承受极限的加热让材料开始缓缓融化,星门外壳尽力的保护着内部组件的正常工作,源源不断的能量开始被传输到星门的另一端。
与此同时,科迪勒拉主宰位置。
传输星门链接成功的那一刻,刚刚亮起的传送门立刻喷涌而出了无穷无尽的能量,炽白的光柱耀眼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