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刘协对此感觉到了恐惧和忧虑,因为在这些方面上,他什么都不懂。
而且现在,刘协也为这种恐惧和忧虑找到了一个理由和借口。
斐潜没有遵他的诏令!
刘协觉得脸上似乎有些疼。
……
……
前线因为大雨不得不暂停战斗的消息,也传递到了斐潜之处。
他也没有催促。
斐潜这里的雨倒是停了,可是道路泥泞,也要等干燥一些才能继续往前。
行军作战需要客观条件的配合,治国理政同样也是需要。
套一句话来说,前线的军校兵卒只需要打仗搏杀就行了,而斐潜要考虑的问题……
咳咳。
斐潜现在考虑的问题,就是下一个阶级意识形态的可能变化。
在汉末当下的窗口期,是否有更进一步的可能性。
其他的事情,旁人都可以替代他去做,唯独只有这一件事情,只能是斐潜独自来完成!
斐潜很清楚,在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董仲舒构建的『天人感应』理论将天子制度神圣化之后,加上阴阳五行学说与宗法制度结合,形成“『天命、德政、礼制』三位一体的治理框架,这种理论体系因其自洽性,成为难以突破的思想桎梏。
三角形,就是最为稳定的架构。
这也导致了在汉代之后,上层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就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动了。
三角形的上层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再加上中低层的『郡县官僚,大族世家,地方乡绅』三位一体,相互变化,又相互稳定三角形下层政治执行体系,基本上也就是在技术条件限制下已达到农耕文明治理效能的极限。
这种既得利益集团维护现有秩序的能力,是远超过改革的动力的,因此可以看到在大汉之后,天子模式就成为了固定的标配,再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斐潜思索着。
大汉当下,就像是目前的战局,前有敌军拦阻,天有风雨,脚底下还有烂泥。
如果什么都依旧,杀就了事,然后屠龙者变成恶龙,其实很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