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4/5)页
    事实上,俄罗斯民族的觉醒,已在彼得一世时期开始萌芽,发展在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时期,完成的时间是在20多年后,标志性事件除了“十二月党人”的起义,还有普希金用俄语书写诗歌,开创了俄国文学。
    如今,对于很多享受了国家利益的俄罗斯贵族和城市有产者来说,牺牲自己是保卫国家和民族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而这种愿意牺牲自己,为国家和民族服务的爱国情绪,可与法国和波兰媲美。所以,一旦遇到国难当头,俄国人总是能团结在一起。而这,也是很多俄罗斯军官不怕死的原因之一。
    回到另一时空,浏览俄罗斯历史上的那些伟人、领袖,或是独-裁者,其实打仗都不怎么行。无论是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等人,没有一个是杰出的军事家。
    尤其是被后世尊称为“大帝”的彼得一世,其前半生打得都是败仗,而且是输的非常惨的那种,差一点就输光了所有的底牌。
    而纵观俄国历史上的对外战争,几乎每一次都是打得磕磕绊绊,伤亡惨重,无论是跟波兰人打,跟瑞典人打,跟芬兰人打,跟奥斯曼打,跟普鲁士打,没有哪一次是一帆风顺的,
    然而最后的胜利者,几乎总是俄国人。因为他们的心够狠,下得了血本,坚持得到最后。俄国幅员广袤,横贯欧亚,这一方面给了它无与伦比的战略纵深,另一方面又让它无惧任何封锁。
    如今,安德鲁迫不及待要在波兰土地上,开展一场自上而下的,轰轰烈烈的“大变革运动”,就是准备要在东面的俄国,积极煽动一场法国式的暴力革-命,
    至于选择的革-命试点区域,并非几个波罗的海小国家,而是波兰的传统领地,乌克兰与白俄罗斯地区。
    安德鲁的真实目的,无非是借助数年后爆发的“马铃薯瘟疫”,引发粮食大减产,导致乌克兰与白俄罗斯境内出现大饥荒,继而在当地民众与俄国贵族之间,营造不和谐的对立情绪。
    一旦,逃亡贵族在俄国-军队的支持下卷土重来,势必不会承认土地革-命的既成事实,自然而然会没收农民的耕种地,将他们再度贬为毫无人身自由的农奴。
    如此一来,双方的矛盾就因激化而最终爆发。
    安德鲁深知,暴力与恐惧才是动员底
第(4/5)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蛇王娇宠不断,穿越女她逃不掉夫人不好了!渣男他要求爱玄幻:解忧半仙摊重生后,娇娇只想虐渣暴富系统在手!要妹妹至尊骨何用女人太惹火,大佬追妻有点甜穿越后,我被糙汉老公宠上天妻子逃婚后,我下定决心选了她刚绑上系统,就告诉我快休眠了?穿进红楼,我贾环精通朝堂争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