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群臣朝拜之后,慕容垂缓缓开口了。
“诸位,今日朕有一件重大之事要同诸位商议。朕登极已有十年了吧。建兴元年朕在邺城登基复国,今年已经是建兴十年了。时光如梭,快如白驹过隙,一眨眼便是十年了。岁月匆匆催人老,朕也是古稀之年了,垂老不堪,发秃齿危,何等不堪也。”
闻听此言,下方臣子纷纷道:“陛下不要这么说,陛下壮硕如牛,康健如少年,必将万年不老,长命齐天。”
慕容垂摆手呵呵笑道:“不服老不行,人寿有限,此乃天理。哪有人万年不老的。不过我大燕的社稷并不会因为朕的衰老而衰败,大燕基业万年不老倒是真的。想当年诸位同朕一起经历甘苦,建立大业。我大燕得以复国,历经多少磨难。那真是一段峥嵘岁月,令人怀念又唏嘘。当初朕取年号建兴,便是希望我大燕复国而建,从此兴盛。十年了,这年号也该改一改了。建兴之年已过,要谋后续。诸位觉得改个什么年号好?”
群臣闻言恍然,原来陛下隆重登朝,宣布大事,便是为了改个年号。这倒也算不得什么特别大的事情。年号更始,乃是常事。建兴年号用了十年,换一换也是可以的。
当下众人七嘴八舌的提议,最后慕容垂拍板,选了一个叫‘永康’的年号。提议者说,永康之意一语双关,一则祝愿陛下永远康健,二则祝愿大燕国祚永康,万年久长。
众人都觉得不错,于是拟定圣旨,昭告天下,更改年号为‘永康’。
计议已定,慕容垂沉声道:“年号改了是第一件大事,这第二件大事,还需要商量。诸位,过去这半年来,我大燕经历了艰难时刻。伐魏之败,实乃出乎朕的意料之外。参合坡之败,我十万大军皆墨于此,这对我大燕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这数月以来,朕没有谈论此事,不是朕不知此事的影响,而是朕需要时间细细的思量对策。朕知道,你们心里都很焦灼,也很慌乱。朕理解你们。”
站在一旁的慕容宝闻言面色发白,低下了头。群臣的目光投向了自己,如果那是一支支箭,自己身上怕是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