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来扉页,上面用娟秀的字迹写着一首诗。
诗曰:道心何所寄,云外有青山。掬泉澄俗虑,倚石听潺湲。万籁归岑寂,孤峰自往还。蓦然风雨至,一笑水云间。今我独向蜀,君自向东行。自有重逢日,相看碧云天。
诗下方写着一行字道:“阿珠母子之事,勿要担忧。阿珠为人向善,自有福报。李大人善自珍重,碧云拜别!”
李徽微微点头,将书本揣入怀中,率领众人出门。马匹牵来,李徽翻身上马,在众亲卫的簇拥下星夜赶往徐州而去。
……
大晋都城建康城。
连日来建康城中人心惶然,各种消息满天飞。
年前,当李徽的兵马在舒城同桓玄对峙的时候,司马道子王绪等人便处在一种翘首以盼的兴奋之中。之前被李徽强行攫取三郡之地后,许多人指责司马道子等人纵容李徽,任期霸凌,将重要的三郡之地给了李徽。
但是,效果很快便显现了出来。李徽的兵马进驻三郡之地,并且成为阻挡桓玄兵马的第一道防线。这让最初的设想成为了现实。
“你要我的地,我便拖你下水,让你不得不参与进来,同桓玄死战。李徽你是聪明反被聪明误,那三郡之地是那么容易得的么?”
在得知李徽的兵马在枞阳县和桓玄大战,双方都死伤惨重的消息后,司马道子大笑不已。
“可笑有些人还以为我怕了李徽,拱手将三郡之地送人。殊不知,这本就是一场阳谋。李徽就像那贪嘴的牛,把头伸到栅栏外边要吃草,殊不知缩不回去了。哈哈哈。”司马道子得意之极。
原本这个新年,是危机重重压力巨大的新年。但李徽和桓玄交战的消息让司马道子踏踏实实的过了个安心年。李徽下场了,桓玄要和他先死磕。这正是自己希望看到的结果。两败俱伤后的桓玄,还怎敢进攻京城?
司马道子天天派人去打探消息,希望双方越打越大,死伤越是惨重越好。得知双发都死伤惨重,桓玄的水军和东府军的水军在大江上死磕,荆州水军损失百余艘战船,上万兵马,李徽的东府军也死伤数干时,司马道子做出了他的预测。
“这下好了,双方不死不休了。我们等着看戏便是。等他们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