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桓谦也确定了对方的作战方略,便是利用燕子矶的地形,以大量沉船堵塞航道。进攻方船只受阻,左近沙洲岛屿上的兵马进行打击。
这种战法很熟悉,正是枞阳水战东府军战法的重现。所不同的是,司马道子的兵马没有火器。在放船实验中,没有看到火器和火炮的攻击。这当然是大好事。但是燕子矶上敌军的兵马数量却更多,驻守的兵马少说也有六七干人之多,分布在众多的江心岛上,打击的力度和角度都难以防范。对方的打击几乎没有死角。
了解了这些情形之后,桓谦经过多日的深思熟虑,制定了作战计划。
鉴于航道已经堵塞,以战船大举进攻肯定是愚蠢的做法。所有船只都会被堵在水道上,从而成为活靶子。所以,桓谦决定对燕子矶众多江心岛展开进攻。总体的思路是,只要占领燕子矶,将对方戍守兵马全部歼灭,则后续可以从容的清理航道堵塞的沉船,疏通水道。
但问题在于,这么做难度颇大。一则江心岛众多,非只是一座岛屿,倒是可以强力攻占。二则,水军攻岛作战,并不占优势,反而是处于劣势一方。
为此,桓谦做出了一些开拓性的改变。
一则,进行兵种上的创新。选拔了三干名精锐步兵组建了水军陆战兵。这些人虽然不太谙习水战,但是陆地作战能力足够。唯一需要解决的便是他们旱鸭子的属性,解决船上保持平衡和水性的问题。所以,对他们进行了十几日的强化训练,每天让他们在江面的波浪之中乘坐小船适应水战,还必须在寒冷的江水里学习游泳,落水时不至于淹死。
二则,战术上进行创新。根据燕子矶的江心岛的格局,若选择一个个的攻占,面临压力巨大。对方在前方几座江心岛上的防御极为强大,若是强行争夺,未必能够成功。既然如此,不如先夺取后方容易得手的江心岛,站稳脚跟之后,再选择左近容易得手江心岛进行进攻占领。这么做既可避开对方防守最为严密的几座江心岛,又能起到占领江心岛的几座岛屿,从而完成对对方整个燕子矶防御体系的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