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很快便传到了朱瀚与朱标的耳中。朱瀚闻言只是微微一笑,心中却已有了计较。
次日清晨,阳光洒满紫禁城,文武百官依次步入金銮殿,准备参加早朝。朱瀚与朱标也并肩步入大殿,他们的步伐稳健而庄重,透露出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
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目光如炬,扫视着下方的群臣。待众人行礼毕,他缓缓开口:“众卿家可有要事上奏?”
兵部尚书出列,手持奏章,面色凝重,沉声道:“陛下,微臣有紧急军情需禀报。近日,我军边境哨探传来消息,北方匈奴蠢蠢欲动,似有南侵之意,边境局势日益紧张,微臣恳请陛下速做定夺。”
朱元璋闻言,眉头紧锁,目光如炬,扫视了一圈殿中的文武百官,最后将目光落在了朱瀚身上:“瀚弟,你对此有何看法?”
朱瀚上前一步,拱手行礼,沉声道:“陛下,匈奴南侵,实乃我大明边疆之患。微臣以为,当分两步走:一者,加强边防,修筑堡垒,增派兵马,确保边境安全;二者,派遣使臣前往匈奴,探其虚实,同时展示我大明军威,力求以外交手段解决争端。”
朱标站在一旁,听着朱瀚的陈述,眼中闪过一丝敬佩。于是,他也上前一步,补充道:“父皇,儿臣愿亲自出使匈奴,与其首领面谈,以诚意化解干戈,同时也可探查其真实意图,为朝廷决策提供依据。”
朱元璋闻言,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标儿有此决心,朕心甚慰。不过,出使匈奴非同小可,你需小心行事,务必确保安全。”
朱标躬身领命:“儿臣遵旨,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父皇厚望。”
朱瀚也点头表示赞同:“标儿此行,我意派遣精干护卫随行,确保安全无虞。同时,臣也会在朝中调度兵马,加强边防,以防不测。”
兵部尚书闻言,心中稍安,再次躬身道:“陛下,微臣即刻着手准备边防事宜,确保万无一失。”
朱元璋点头,目光再次扫视群臣:“诸位爱卿,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匈奴之事,关乎我大明安危,望诸位齐心协力,共御外侮。”
群臣纷纷躬身应命,表示定当竭尽所能,保卫大明疆土。
随后,朱元璋又询问了户部关于军需物资的准备情况,以及工部关于边防